古人崇魂魄之說,薪火相傳,承授至今,已有不少學(xué)說證論了魂魄的存在。
后古時期,先賢陳恕《魂魄志》有云,曰:“魂魄之于人,恰如天地?;昵弪v升,化為識念;魄渾沉落,筑精肉身。”
天斗時代,玄學(xué)大家徐潛坤所留巨著《人說》,其中也提到;“凡人者,血肉、骨骼、脈絡(luò)、臟腑,皆為污穢之淤土,唯顱內(nèi)乾坤、孕養(yǎng)精魂,是為人之本源?!?br/>
到了今日,人們普遍認(rèn)為,魂魄可分為“魂”與“魄”,前者指代精神,包含了意識、記憶,后者指代肉身,以及其中最微小因子中的烙印。
而想要踏上修煉一途,“魂”與“魄”,都是極為重要的。前者決定你能否叩開修真的大門,后者則左右著修士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yuǎn)。
三魂共蘊(yùn),衍生神識。有了神識,便能精研聚納天地靈氣的法訣,轉(zhuǎn)而將之化為自身靈力,這便是所謂煉氣期。
而七魄御肉身,宿于海底輪、生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臍輪,加之血脈、筋骨、臟腑等等,綜而合之,便是所謂的根骨。
生出神識,踏入煉氣期,在絕大多數(shù)凡人眼中,是魚躍龍門。而在修士眼中,這甚至連修途起始都算不上。
可無論如何,亙古不變的,煉氣期,神識為樞、虛而無力。任何一個煉氣期的修士,神識至多只能探查四周,且距離還不能太遠(yuǎn)。
想要壯大神識,那需要無盡的光陰歲月,以及種種幾乎絕跡了的靈丹妙藥。一般說來,能操控神識攻伐的,無一不是神識強(qiáng)大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境界的強(qiáng)者。
“神識,溝通天地靈氣、納息感生者,持之以兵刃,自取滅亡也!”,《神識全解》一書中,第一句話便是如此。
即便是金丹期、元嬰期的修士,也很少動用神識,只因神識就如同一柄雙刃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風(fēng)險極大!
也正是因為這在修真者的觀念中根深蒂固,陳泓瑜精魂湮滅前,才百思不得其解,一個一絲靈力都沒有人,為何能動用神識攻擊?!
縱然陳泓瑜有再多不甘、再多難以置信,都無法扭轉(zhuǎn)他即將化作一具行尸走肉的事實。
精魂遭受到了滅頂之災(zāi),天大的本事,也束手無策。
崔封渾身濕透,精疲力竭,但那股暴怒的情緒支撐著他,他走到陳泓瑜面前,揮舞著脫臼的手臂,一拳砸在了陳泓瑜的臉上!
“哈哈哈……”崔封放聲慘笑,蹣跚著走到倒地不起的陳泓瑜旁,一腳踏下!
陳泓瑜到底也是一名修士,常年以珍貴的藥草淬體,肉身超越凡人,崔封這一腳,沒將他頭顱跺碎,反而震得自己腳踝一痛。
崔封面帶無盡煞氣,斷斷續(xù)續(xù)道:“殺不死你?我殺不死你?”他猛地?fù)涞乖诘?,一口咬在了陳泓瑜的喉嚨之上,轉(zhuǎn)眼間,崔封骨子中的兇性大發(fā),硬是以牙齒,生生將陳泓瑜的喉嚨咬斷!
“哈哈哈……哈哈哈……”這次,崔封的笑聲中,多了一絲快慰。他滿嘴血污,唇齒間猩紅一片。
恍惚間,崔封只覺口中微甜,恍有甘醴潤澤。
猛地,崔封轉(zhuǎn)頭看向身首異處的陳泓瑜,眸光閃爍,竟是多了幾分熾熱!那汩汩鮮血,在崔封眼中瞬間化作了山間甘冽的清泉,而他宛若一個炎炎烈日中唇焦口燥的旅人。
崔封趴伏下去,渴飲陳泓瑜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