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里正便拿著一個陳舊的信封出來。
杜菀兒有些激動的接了過來。
里正知道,杜菀兒是識字的。
杜威小時候也常常跟在他身后,他會的字,杜威都會。而且,杜家的杜仁禮杜仁義都是上學(xué)堂的,杜威又比較聰明,時常偷偷看兩個弟弟的書,不懂的就來問他。
杜菀兒展開信,一看,雖然不是簡體字,但好在她從小是在和尚廟里長大的,學(xué)的都是繁體。
杜威的字算不上好,但也不難認。
抬頭,是村里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輩。
杜菀兒記憶中都有,只是有兩個在前些年去世了,一個是在杜威從軍的第二年,一個是前年。
信上的內(nèi)容,大概就是說,他這些年所做的,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孝道,對得起死了的爹,活著的娘。
不給銀子給朝廷,讓他一個女兒已經(jīng)六歲,兒子四歲的家庭頂梁柱去參軍,那家里一定得照顧好他的妻兒。
若是他的妻兒有一天因為活不下去了,而求到了里正處,求到了老輩這邊,那就按著蘇氏的意思做,他都同意。
而且,他信上隱晦的說了,希望杜老頭就當(dāng)他戰(zhàn)死沙場了。
反正,在杜老頭有銀子不拿出的那一刻,他的兒子杜威就已經(jīng)死了。
……
看完信后,杜菀兒有一瞬的不解,心痛。
她真的覺得,杜威不是杜老頭親生的。
手中有銀子給朝廷抵了杜家的那個名額,他卻不拿出來。
“你娘的性子,你也知道。你爹沒把這些給你娘說,他擔(dān)心你娘經(jīng)不住把房子的事情給杜家說了,雖然那邊不是什么好地方,但當(dāng)初買的時候是一兩銀子,現(xiàn)在賣可卻不止賣一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