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漠盛產(chǎn)菩提樹和蓮花嗎?一路走來,這兩種植株占了大半?!?br/>
羅墨尋到一間寺廟請人代為通傳,然后跨越了大域來到西漠,與西漠天驕覺有情同行。
覺有情一襲白衣,氣質(zhì)出塵,這位女菩薩在修行和佛法上都具備遠超常人的天賦,因此取了覺有情這樣一個佛名,這在佛門之中有大講究。
“遙遠的過去西漠遍地是金色沙礫,草木稀疏,人煙罕見,我佛有大智慧大慈悲,成道之后徒步丈量了西漠的每一寸土地,所過之處菩提生長,蓮花綻放,化戈壁為凈土。”
覺有情笑道:“而今西漠有大片區(qū)域適合人居住,不再像數(shù)十萬年前那么荒涼與貧瘠?!?br/>
“看來阿彌陀佛大帝很喜歡菩提樹與蓮花?!?br/>
“須彌山上的佛廟中有記載,我佛曾在菩提樹下悟道,又得青蓮蓮子洗禮佛軀,因此偏愛菩提與蓮花?!?br/>
“這青蓮該不會是……”
“看來圣子也聽說過,遙遠的過去很可能有一株青蓮不死藥,只是后來——”
“后來證道成帝了,對嗎?”
覺有情點頭,“圣子果然知道,有傳言說青帝乃是青蓮不死藥證道,只是還未得到實證?!?br/>
兩人并肩而行,前方有一座神山矗立,即便是閉目也能感受到,元神像是要被拉扯過去,心神都為止向往,有一種天然的力量。
須彌山。
“圣子既然要游覽西漠,我便帶圣子從這阿育高原,經(jīng)阿育湖往須彌山去?!?br/>
“好?!?br/>
須彌山,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是佛門的至高仙地,這座最古仙山不光是在北斗星域出名,就是在其它古星域也有無窮傳說,代表了佛教的根本,意義重大,只是阿彌陀佛大帝成道后將其移來了北斗星的西漠,等待成仙路。
須彌山太大了,高聳蒼穹之中,巍峨浩瀚,相傳高八萬四千由旬,一由旬約一萬多米,這樣算下來可以戳破北斗了,屬于夸張的描述。
但須彌山的雄偉壯闊由此可見一斑,堪稱北斗之最,不死山雖有魔性也無法與之比較,除非將地球的昆侖拉來比。
須彌山是主山,在其周圍還有數(shù)座神山,同樣很壯麗,有銀瀑垂落,羅墨一眼望去便能看到這些神山的不凡,內(nèi)部有神脈,很可能是其它地方移植過來的。
幾座神山禪唱之聲不絕于耳,神光湛湛,將中央的須彌山襯托得更加宏大。
他們一路行來,遠望只見山腳有水澤環(huán)繞,但到了近前才發(fā)覺這片水域很廣袤,像是一片海。
“這是七寶池,池中的水名為八定水,八定水澄凈甘美,潤澤安和,可養(yǎng)諸根,朝圣的佛徒不遠萬里來到這里,飲下一碗八定水便可遠離污濁,凈化軀體,澄澈心靈,養(yǎng)育六根,遠離病苦?!?br/>
覺有情解釋,然后取出了一個木制蓮紋小碗,素手一舀,盛了一碗水給羅墨,“方兄,請?!?br/>
七寶池內(nèi),蘊藏著海量的佛光念力,若非是覺有情為他取水,恐怕就算是強行索取都取不到一滴。
所謂的八定水雖然有種種妙用,但羅墨飲下之后便知道這也是一種靈泉,只是并非生命神泉那種,而是偏重滋養(yǎng)精神的,八定水滋養(yǎng)肉身的效果一般。
“這七寶池內(nèi)有神泉泉眼?!绷_墨很肯定的說到,就像是瑤池的仙湖,上層和下層的水質(zhì)天差地別,這上層的水也只是普通的靈泉,得看看下層的水質(zhì)如何,才能比較。
“方兄好眼力,這七寶池內(nèi)的確有一口神泉,只是神泉并不外顯,即便是我佛門弟子也不得擅動,每年僅有少量流出?!?br/>
能滋養(yǎng)精神的神泉,羅墨倒是挺有興趣,因此對覺有情說道:“我時常煉丹,見獵心喜,不知能否討要一些神泉作為煉丹材料。”
搖光圣子的煉丹大師名頭還是很響亮的,在中州都很出名,羅墨相信覺有情應(yīng)該也聽說過。
“圣子煉丹術(shù)冠絕當(dāng)世,我佛門中人也早有耳聞,一份主藥能煉出數(shù)枚丹藥來,豈有拒絕之理?!?br/>
覺有情踏足七寶池,一朵朵蓮花從水下升起,綻放,為兩人鋪出一條道路來。
“請隨我上須彌山。”
在人家的圣地,不飛行也是一種尊重,羅墨便入鄉(xiāng)隨俗,踏蓮曳波,渡七寶池,入須彌山。
須彌山在清亮澄凈的海中央,七寶池廣闊,須彌山更是巍峨龐大,壯闊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若陷若現(xiàn)見可以見到一些宏偉的寺廟坐落山中。
而須彌山上最著名的大雷音寺卻是在下方看不到的,位于須彌山山頂,即便修出了天眼也不行,被山體所擋。
尤其是羅墨這個修永生法的修士,可以看到整座須彌山都在發(fā)光,祥和純凈的念力繚繞,浩瀚的仙光蒸騰而起,如仙家福地。
一層又一層的銀輝升騰,更有淡金色的光華流淌,這是最為純粹的信仰之力,加持在山體上,濃的化不開。
這種力量浩瀚得讓人心神皆顫,根本不能計量,整座須彌山上一草一木,一沙一石,山下七寶池中的每一滴水都有了佛性,被信仰之力的光輝滋潤了個透徹。
這是數(shù)十萬年來全宇宙的佛門弟子念力匯聚而成,經(jīng)歷了漫長歲月的積淀,才有了今天這等不可思議的景象。
須彌山就如同一個接收器,接收著宇宙各地阿彌陀佛道統(tǒng)的無盡信仰之力,在宇宙的很多生命古地都有阿彌陀佛的道統(tǒng),無盡信仰之力不受距離影響,跨越虛空而來,最終全部流向了須彌山。
須彌山是神山,布置下這番手段的也是阿彌陀佛大帝,才造就了這樣的壯觀景象。
覺有情見羅墨望著須彌山,雙目綻放神光,也不催促他。
初次來佛門圣地的人要么看不出須彌山那龐大的信仰之力,但是能看出的,無不被其震撼。
全宇宙的阿彌陀佛道統(tǒng)都在向著須彌山提供信仰之力,如同數(shù)道星河穿越冰冷枯寂的宇宙而來,如天河垂落,這種景象,也唯有具備佛性的人或者大神通者才能看到。
搖光圣子毫無疑問是具備佛性的,甚至比絕大多數(shù)佛門弟子都要強,精神通透,腦后有智慧光結(jié)成的光圈,運轉(zhuǎn)神目見到了須彌山的真景。
此時,須彌山層層光輝如波浪澎湃,彌漫了整座古山,顯得莊嚴而神圣,震撼人心。
當(dāng)——
當(dāng)——
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