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中國詩詞的巔峰,明星璀璨,后世難及。
唐詩宋詞,是古文學(xué)中藍怡的最愛,李白、蘇軾、李清照等詩詞大家是她崇拜的偶像。宿舍晚上臥談的時候,大家也討論過穿越話題,例如要穿越到哪里,想去哪里做什么之類的。藍怡說想回唐朝,認識李白,給他做書童。這樣自己就能給他研磨,看他作詩,然后將他的詩作整理成冊,成為最完整的《太白詩稿》。當(dāng)時舍友們都笑她沒志氣,為什么不做白夫人夫唱婦隨卻只想做個小書童。
“爾等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當(dāng)時拽這句文,并無其他深意也被幾個姐妹嘲笑了半月,藍怡苦笑一聲,收回自己的思緒。
她擦擦手將熟睡的文軒抱起來,免得他受涼。此地不是最熱的七月暑天,觀察草木情況應(yīng)是晚春,風(fēng)中摻雜著絲絲的涼意,藍怡抱著孩子走了這么遠的路雖然不覺得冷,但是孩子嬌嫩,哪里禁得住風(fēng)吹。這孩子抱起來有十四五斤重,比起她現(xiàn)在己四歲的小外甥輕了許多,帶著他倒是沒有覺得特別吃力。
她趁著寶寶未醒,自己還有力氣,便起身接著前行,順著溪水一路向下而去,想著若有人家定不會離溪水太遠。她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尋到休息之處,寶寶醒來也要吃些東西,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關(guān)鍵時期,不能餓的。自己身上又沒有任何可以吃的東西,甚至連個點火的東西都沒有,燒點熱水給他都不可能。
又行走了約莫一個小時,懷里的寶寶醒了。藍怡熟練地給寶寶把尿后,他便閉眼睛哼唧著要吃東西,藍怡發(fā)愁地四處望望,只得拍著他加快腳步。但這時太陽已經(jīng)升到正空,孩子哪里禁得住餓,開始扭動尋找著吃的,藍怡無法,只得冒險試試溪水的溫度,從水邊的豬耳朵草上摘下一片大些的葉子在水里洗凈卷起,裝了干凈的溪水貼著脖頸暖一會兒后慢慢地喂寶寶喝下。
豬耳朵草無毒,這溪水又是純天然無污染的,應(yīng)該對寶寶不會有太大傷害。藍怡喂了幾口便停了,寶寶肚子里有了些東西便也不再鬧,開始睜著漂亮的大眼睛四處好奇地張望,不時發(fā)出“啊啊”地說話聲。
藍怡一邊陪他說話一邊快步前行,這般前行了約兩個小時,寶寶又睡著了。藍怡雙腿開始打顫,肚子也開始叫喚起來,好在她一直注意鍛煉身體,才沒有趴下。
她喝了些水,找了一處隱蔽的地方坐著歇腳,也開始整理包袱里的東西。
原本的藍皮包袱里除了兩身換洗衣物和文軒的幾件小衣服外,還有一塊上好的玉佩,玉佩上還系著一枚白玉篆刻印章,這應(yīng)該是什么信物,對寶寶至關(guān)重要。
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之說。這塊近圓形玉佩,足有一厘米后,鏤空雕刻著流云百福花片,雕工精美,一看便是上品佳作。藍怡翻看印章,一時并不能判斷出上邊是什么字,畢竟這繁體篆刻字辨別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
她又取過依柔原本縫在衣服里的東西,首先是證件,便是依柔所說的假戶籍。
“依柔說這份假戶籍是王管家給的?這王管家該是可信之人,只是不知為何他沒有保護依柔母子離開,反而是讓春桃這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鬟保護著他們。”藍怡暗想著,打開戶籍查看其上的內(nèi)容。
古代戶籍是中國古代歷代政府用以稽查戶口、征收賦稅、調(diào)派徭役、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制度。藍怡手里這份戶籍是古版豎排繁體字,看著就很有質(zhì)感,她愛不釋手,書呆子氣又冒了出來,嘴里叨念著:“文物啊,真正的文物啊,古代造假珍貴文物啊。”
這份戶籍像是宋朝時代的戶籍范本,因為她大學(xué)選修的《古代職官沿革史》課程老師曾講過,宋代時期的戶籍管理制度比較鮮明的特征便是分為基本的主戶和客戶。這份戶籍上書主戶戶籍(也就是有田產(chǎn)房屋的人家),戶主為王林山,登州黃縣人,永熙十年生,普和三年中秀才。
“主戶、秀才,這王林山是有田產(chǎn)的讀書人,這……應(yīng)該是宋朝吧?普和,這年號……?”藍怡搖搖頭,歷代帝王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她還真是對不上號。不過“秀才”藍怡還是有些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