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今兒人多,呂家擺了兩張桌子,男人一桌,女眷自己一桌。
楊氏雖然是榆樹村的,不過因著嫁到了別的村兒,對這個小姑娘卻是沒有什么印象。今日一見,覺得大嫂這個兒媳婦果然選得好,白白凈凈的卻又不扭捏,十分能干,心里也很是喜愛。
見她從大家伙兒進(jìn)門,就腳不沾地的一直在跟著忙碌,不禁心生憐惜,硬拉著她坐在自己身邊,道:“好孩子,你也歇歇,都不是外人,咱們要什么再跟你說,別站著?!?br/> 楊老太太笑著給她介紹楊氏:“這是你大姑,嫁到了黃谷莊,你沒見過,這會正好認(rèn)認(rèn)人?!?br/> 呂清臉臉紅紅的,乖巧的叫了聲:“大姑?!?br/> “誒!回頭啊,有空了去大姑那里住些日子,這是你晚兒表妹?!睏钍细吒吲d興的應(yīng)了,指了指鄭晚兒:“她在家里也總是一個人,沒一個做伴的?!?br/> 這其實也是一句客氣話,哪有剛定了親的姑娘跑去男方親戚家里住的?要去,也得等到成婚后了。
楊彩蘭聽了這話,卻故意裝作不滿的湊趣道:“大姑,你咋不叫我去住???有了清姐,你都不心疼我了?!?br/> 大家都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楊氏忙笑道:“怎么不心疼你?正好中秋也過了,今天你就跟大姑回去,過年再回來?!?br/> 張氏一聽,忙道:“你們忙著呢,她過去不夠添亂的?!?br/> 楊彩蘭早就想去她大姑家,跟晚兒好好待幾日了,一聽她娘說這話,撅起嘴道:“我也能幫著大姑干活兒呢,上次都說好了,中秋過了就讓我去?!?br/> 鄭晚兒也在一旁幫腔:“大舅母,我也想彩蘭姐去給我做個伴呢?!?br/> 這個外甥女雖然比楊彩蘭還要小些,不過她懂事又穩(wěn)重,自己閨女兒跟她處得好,張氏那是一百個樂意,何況又是大姑家,張氏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等呂清的母親呂氏忙完,過來挨著張氏坐下,大人們的話題這才轉(zhuǎn)開。
一頓飯高高興興的吃完,這成親的日子也說定了,定在年后初九,正好過年也沒事,日子也好。
吃罷了飯,天色還不晚,只是男桌那邊都喝了酒,就連鄭楊都被灌了兩杯,鄭來田就更不必說了,醉得走路都有些不穩(wěn)。
雖說楊家有車,可是楊家父子幾個醉得比鄭來田還厲害些,定是不能趕車送他們回去。
左右想想,反正家里也沒有什么著急的事了,不如就在楊家住一晚,明兒再回去。
當(dāng)晚鄭晚兒就跟楊彩蘭一塊兒睡。
楊彩蘭興沖沖的拉著鄭晚兒的手回了屋,翻出來一塊兒包袱皮,就開始在柜子里翻衣裳,還要在身上比劃一下,問鄭晚兒:“好不好看?”得到肯定的答復(fù)后,仔細(xì)的疊好放在包袱里。
鄭晚兒看著眼前的少女活潑的模樣,嘴角一直高高揚起。
第二天,鄭家一行人要走的時候,楊彩蘭忙回屋把她那個大大的包袱拎出來,也要跟著去。
這是昨日就說好的,楊家眾人也沒有什么話說,只有張氏叮囑道:“到了大姑家,可別一天天的就知道玩,眼里要有活兒,勤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