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蘭揉了揉眼睛,也清醒過來,拿過一旁的衣服道:“我也睡好了,這會兒再躺下也睡不著。家里不是要蒸酒了嗎?我不會蒸酒,幫著添添柴火兒也算能幫些忙?!?br/> 鄭晚兒也就不堅持了,兩人起了床,正準備去廚房做早飯,卻發(fā)現(xiàn)楊氏在里面,早飯也都做好了。
見兩人都過來了,楊氏笑道:“那桶里裝了熱水,洗完臉就吃飯?!?br/> 其他人也都陸續(xù)醒來,洗漱好就去了堂屋,楊氏早就給眾人都盛好了粥,桌子上還放著饅頭跟一碟子咸菜。
鄭晚兒喝了口粥,伸手拿了一個饅頭咬了一口,又夾了一筷子咸菜,慢慢的吃著飯。等嘴里的東西都咽下去了,才開口道:“一會兒先把里邊兒釀好的地瓜都騰到蒸桶里,再上鍋蒸,免得萬一手滑,把缸給砸碎了……娘,民一會兒和些玉米面,竹筒跟蒸桶蓋子連著那里,可得封緊了,要是走了氣,這酒就變味了?!?br/> 她說話也不避諱著楊彩蘭,一是因為要做出來這酒,每一個步驟都是非常重要的,光知道這酒是蒸出來的,那也沒用。二一個,她也相信楊彩蘭跟楊家的人。
楊彩蘭心思單純,卻不傻,知道這酒對于鄭晚兒來說很重要。可是她不僅當著自己的面說這事,而且還在釀酒的時候留她幫忙。感受到這份全心的信任,楊彩蘭在心里暗暗發(fā)誓,自己一定把嘴閉緊,不管誰問都不說!
楊氏沒想那么多,女兒說了,她點點頭答應(yīng)了。
蒸酒的過程早就跟鄭來田父子倆都說了一遍,這會兒又把細節(jié)安排妥帖,等吃過了飯,這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鄭來田在院子里搭了三個灶臺,三個蒸桶一塊兒上鍋蒸,也能看得過來,這樣的速度又會快上很多。
鄭楊跟著鄭來田把裝著釀地瓜的蒸桶抬出來,放在倒好了水的鍋里。上次蒸酒時他看到了鄭晚兒如何做,在心里默默的記下了,這會兒倒是顯得輕車熟路了起來。把竹筒跟蒸桶蓋子連接好,竹筒的另一頭放著一個酒壇子,上面蓋上濕布。
等三個灶臺都弄好了,這才開始點火蒸酒。
照樣分著頭酒、中酒、尾酒,這一輪蒸完,鄭晚兒把中酒好好保存封蓋,頭酒跟尾酒留在一旁,準備晚些時候復(fù)蒸。
蒸完的蒸桶抬下去了,馬上又換上新裝好的上來蒸,另一邊楊氏把蒸過的東西都舀出來,清洗干凈,接著去裝下一桶。
釀地瓜發(fā)酵的很好,出酒的速度也快,到了下響,頭酒跟尾酒也裝出來許多,又倒進鍋里復(fù)蒸一次。等這一趟也蒸完,天色漸晚,一家人把蒸好的酒都倒進酒鋼里密封保存起來,一百斤容量的酒鋼竟然裝了五缸半,足足五百五十斤酒,這個進度實在比鄭晚兒想的要快多了。
鄭來田一邊收拾著器物,邊道:“原以為要好幾天才弄得完,沒想到一天就蒸出來五百多斤。看樣子,就是再多一千斤,咱們也能忙得過來。”之前收的銀子不過是定金,他還一直憂心會不會因著人少,手忙腳亂的,若是耽誤了時候,這酒沒釀出來,說不得人家要怪罪,此刻見速度這樣快,心里到底是安穩(wěn)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