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來田回到自己家,家里也正擺了桌子吃飯,他笑著上前,道:“讓我看看,今兒又做什么好吃的了?”說著,就坐在了桌子旁。
楊氏稀奇道:“你不是去娘那兒吃了?咋又回來了?”
鄭來田嘿嘿笑著,卻并不答話。
楊氏見他這樣,也不好多問,只再去廚房又拿了一副碗筷過來。
一家人坐著吃飯,正好就說到張秀才的學館。鄭楊說道:“……聽說張先生就準備在他院子里授課,不過他那院子許久沒有住人,得好好修繕一下,村長正在問誰家有空,過去幫兩天忙?!?br/>
自家兩個孩子都要去讀書,鄭來田對這事也關心的很,聞言就道:“我現(xiàn)在也閑著,正好過去幫忙?!?br/>
這日過后,鄭王氏又幾次叫人過來叫鄭來田吃飯,都被他用要幫著修繕院子為由推脫過去。
張秀才家的院子修繕好后,待打掃干凈住了進去,就放出話來——這些日子就要準備開課了。
想要讓娃兒去念書的人家,早早的備了東西,或是幾斤麥子、玉米面,或是兩袋地瓜,都帶著娃兒上門去拜訪張秀才。
鄭家兩兄弟自不必說,鄭晚兒想著,都在一個村住,也不好搞特殊,不過她們家有兩個念書的,就裝了些米面,還有鄭晚兒自己做的地瓜粉,另外再加了二斤的酒,由鄭來田也領著去了張秀才家里。
張秀才原先借住在村長家,鄭家捐贈銀子給讀書的娃兒買用具一事,他比黃谷莊其他人還要知道的早些,心里就對這一家人有些好感。他雖然也是黃谷莊長大的,只是從小念書,跟同齡人玩不到一塊兒去,而且離開多年,更是顯得陌生了。
不過鄭來田幫著修繕他家的院子,自然已經(jīng)認識了,他家的孩子卻是頭一次見。只見一個沉穩(wěn)聰慧,那個小的,更是活潑機靈,心里喜歡,對鄭來田笑道:“鄭兄好福氣,兩個孩子都這樣的出類拔萃?!?br/>
別人夸自家孩子,鄭來田心里高興,客氣道:“以后跟著張先生念書,還請多多教導。”
“這是自然?!睆埾壬c點頭,道:“我時常感念從前鄉(xiāng)親們對我家的恩惠,只要孩子們肯認真跟著學,我是巴不得傾囊相授的?!?br/>
又對著鄭楊、鄭棋正色道:“既然跟著我念書,那么我必定會嚴格要求。古人云,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雖然你們的志向不一定是功名,讀書也不是一定要為了功名,但是從這話里,也可窺見讀書的清苦。不過既然學了,那么一定要兢兢業(yè)業(yè)、持之以恒?!?br/>
他說得文縐縐的,鄭楊、鄭棋兩個雖然不甚了解,但還是肅了神色,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說道:“學生謹記先生教誨。”
張先生滿意的點點頭,笑著伸手捋了捋胡子。
鄭晚兒正在家里喂雞,后院的菜都長起來了,因為種得多,自己一家也吃不完,時常拔些下來剁碎了喂雞。見鄭來田父子三人回來了,忙放下手里裝著雞食的盆迎上去,問道:“咋樣?可說了哪日開課?”
終于可以跟著先生上學,鄭楊心里高興,臉上便也掛著燦爛的笑容,說道:“先生說,再讓我們歇一日,準備準備,后日開課?!?br/>
原先鄭晚兒在他們面前說過幾次自己也想念書的話,鄭棋生怕她見自己跟哥哥都去上學了,她卻不能去,會傷心,上前拉著她的手,安慰道:“姐,你放心,上學回來我就把先生教的都教給你,你就也等于去上了學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