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漁夫的網(wǎng),漸漸地收攏了起來。窗外晨練的跑步聲踏踏響著,由遠至近,再慢慢遠去。夏夜的酷暑還沒有完全褪去,清晨的陽光又悄悄探出了頭。
由于臥室的窗戶朝東,所以窗簾稍微有些厚重,紅色的絨布落地簾上繡著黃色的椰子樹和藍色的山。
卓楊一直都沒弄明白,為什么椰子樹是黃色而不是綠色,為什么山是藍色的,這個世界上有藍色的山嗎?椰子樹不是應(yīng)該長在海邊的嗎?
卓楊也曾問過母親,母親說:世界有多大你知道嗎?卓楊糊涂了,這什么呀,這都哪跟哪,不挨著呀。還沒等他繼續(xù)追問下去,母親便不耐煩地說了一句:
“沒理由,我說什么就什么!”
黃椰子樹藍山紅絨布窗簾雖然厚重,可依然擋不住陽光穿透進來。每天早晨,十一平米的臥室都會泛著紅澄澄的光,整個房間紅云騰騰,看起來就好像老君的煉丹房。
在一片吉祥健康的紅光中,卓楊睜開了眼睛。赤裸的上身因為吹了整夜空調(diào),感覺不是很舒服。他伸手抓起枕頭邊的遙控器,胳膊一揚,‘嗶’的一聲關(guān)掉了空調(diào),房間頓時安靜了下來。
整個過程,卓楊似乎只動了左邊的胳膊,身體的其他部位絲毫沒有動作,眼睛都沒有眨。
又躺了片刻,卓揚扭頭看著椰山紅簾。其實,他更喜歡格子和條紋的風(fēng)格,但因為沒有往窗戶上掛過,所以也不知道是什么效果。再說,卓楊也并不是討厭黃椰藍山紅云,只是想知道格子或條紋的窗戶,在陽光的透視下是什么樣子。
卓楊把頭擺正,盯著白色屋頂天花板的某個地方,使勁瞅了瞅那里,其實那里什么也沒有。卓楊眨了眨眼睛。
是的,今天是出發(fā)去德國的日子。
——*——*——
卓楊今年十七歲,十七年前,他就出生在西安這個全國二線西北一線的城市里。這十七年來,卓楊一直生活在這里,熟悉這里的一切。除了西安,他幾乎沒有去過其他城市。對于卓楊來說,祖國的大好河山只存在于家里客廳側(cè)墻懸掛著的全國地圖上。
卓楊的父親卓彤彤是一名軍人,但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金戈鐵馬、戎馬倥傯的軍人。卓彤彤是一個知識分子,大學(xué)專業(yè)是英語,第二語種德語,畢業(yè)后就一直在西安某個大學(xué)當(dāng)教師,日子過得緩慢而緊湊。直到卓楊三歲的那一年,西安某個著名的軍事院校因為擴編,向地方大學(xué)招聘教師,卓彤彤被所在大學(xué)推薦,各項考核合格后,如愿以償?shù)卮┥狭塑娧b,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隊文職教員。
卓楊一直記得那個冬天,父親穿上軍裝在家人面前第一次閃耀登場的樣子。馬褲呢的大衣,硬頭锃亮的黑皮鞋,淺船型的大檐帽,在肩章領(lǐng)花和帽徽的映襯下,卓彤彤英姿颯爽閃亮而威嚴(yán)。小卓楊滿眼的星星,充滿著對父親的崇拜。
卓楊的母親楊虹,是個有些婉約的南方女人。她有著非常深厚的鋼琴造詣,在國內(nèi)頗有點名氣。婉約是楊虹的外形,彪悍是楊虹的內(nèi)在。
音樂大學(xué)鋼琴專業(yè)畢業(yè)后,楊虹沒有回到南方的家鄉(xiāng),而是選擇了留校任教。在一個秋天的下午,吃完過橋米線的楊虹,剛走出小飯館的大門,還沒來得及擦嘴,就被在隔壁剛吃完油潑面同樣沒來得及擦嘴的卓彤彤撞了一個跟頭。
非常老套的一個故事。
秋天,無疑是西安最美好的季節(jié)!
卓彤彤和楊虹結(jié)婚了,一年后,他們有了一個女兒,名字就叫卓秋天。又過了三年,卓秋天當(dāng)上了姐姐。
再往后,一家四口就在軍校的家屬院,大家習(xí)慣叫做大院里,愉快的生活。
——*——*——
據(jù)說,絕大部分人的大腦只利用了十分之一,剩下的十分之九完全空閑,慢慢就會沒有了作用。卓楊顯然是個例外。
卓楊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了天賦異稟。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半個小時的評書,三歲的卓楊只聽一遍就能完整的講下來。四歲時,卓彤彤把凌亂的魔方丟給卓楊,轉(zhuǎn)身去衣架上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包阿詩瑪,彈彈煙盒抽出一根剛點著,一回頭,卓楊已經(jīng)把魔方扭了回去,六個面整齊劃一。五歲時,能用德語和卓彤彤對話,六歲,卓楊甚至能用英語流利的罵人。八歲,剛學(xué)了幾天象棋,就把大院隔壁軍干所的老革命爺爺贏得掀了桌子。老革命爺爺自打從朝鮮戰(zhàn)場上死里逃生活著回來,半輩子修身養(yǎng)性,已經(jīng)四十多年沒有發(fā)過火了。
總之,神奇的卓楊學(xué)什么都很快,很多東西只看一眼就會,很多動作只學(xué)一遍,就做的有模有樣,腦子里再琢磨一會兒,再做出來就完全沒有了生疏感。
據(jù)說,大腦完全利用,百分之百利用的人,這樣一個人,哪怕完全沒有接觸過鋼琴,但只要讓他看一遍李斯特《唐璜》的演奏,只看一遍,他就能完整地彈奏下來,而且一輩子都忘不了,隨時信手拈來。
找誰說理去!
誰也不知道卓楊的大腦開發(fā)了多少,十分之五?十分之六?抑或十分之八、九?反正,他從小就有一個標(biāo)簽:聰明!
聰明的孩子有個共性,那就是不踏實,卓楊就非常地跳脫。
教師的孩子上學(xué)都早,卓楊五歲就進入部隊子校上一年級,開始了和中國所有孩子一樣痛苦的學(xué)生時代。因為太聰明所以太不踏實,卓楊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學(xué)生,學(xué)習(xí)一般,表現(xiàn)調(diào)皮。
但聰明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看書,看課外書。
受卓彤彤這個業(yè)余資深歷史愛好者和偽文學(xué)愛好者的影響,卓楊自識字開始,就一本接一本的讀完了中外歷史名典和文學(xué)名著。當(dāng)然,再大一些,神奇的卓楊看中國古代史本,都是文言文的,而西方名著,則都是英文版的。
卓楊有個令他崇拜的父親。
部隊大院長大的孩子,也都有一個特點,惹是生非愛打架。卓楊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