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山飯都沒吃,騎著二八大杠就趕了過去。
到摩托車店,店員已經(jīng)在門口恭候多時了,帶著江山去了辦公室。
辦公室內(nèi)坐著兩個人,一個是摩托車店老板,另一個,年齡約莫四十左右歲,穿著西服,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手上的腕表是勞力士。
毫無疑問,就是那位姓黃的老板了。
“想必,您就是江老板了吧!”
江山一進屋,黃建秋就趕忙起身相迎,和江山握了握手。
“那您不必多說,肯定就是黃老板了!”,江山也客套了一句。
兩人對面而坐。
黃建秋是商場老江湖,和江山聊天拉近距離的同時,也不動聲色的,仔仔細細把江山打量了個遍。
“江老板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這么年輕就開始干大買賣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黃建秋由衷的夸贊。
此時國內(nèi)的貿(mào)易來往還不像后世那么發(fā)達,做生意的人都很少,能有財力和魄力干大買賣的,那更是少之又少。
有膽識干大買賣,還像江山這么年輕的,黃建秋還從未見過,江山是第一個。
他有預感,江山日后,必定不一般!
“那里那里,掙點錢糊口而已!”,江山客套兩句。
一番閑聊,雙方對彼此也都有了一個大概了解。
黃建秋是江浙人士,主業(yè)是開百貨商場,幾乎只要是賺錢的生意,他都有涉獵。
以財力雄厚,人脈廣,渠道多聞名,在江浙一帶聲名鵲起。
“情況我都基本了解清楚了,差不多的話,咱們就開始交易吧!”
黃建秋說著,從桌子底下拿出一個皮箱。
打開,里面滿滿當當塞滿了鈔票。
“這里是一百萬,其余的錢,咱們通過銀行匯款!”
江山倒是不介意這些,只要能拿到錢就好。
等江山收下錢,黃建秋雇了一批工人,跟著江山去火車站卸貨。
雍城的鐵路不通江浙,這些摩托車,黃建秋都得用大卡車拉回去。
卸貨完,江山帶上戶口本,跟著黃建秋去銀行辦理匯款。
kt—250的行情批發(fā)價是一萬八千塊,三百三十輛,一共是五百九十四萬。
刨除現(xiàn)金一百萬,和昨天的五萬塊定金,黃建秋還需要向江山支付四百八十九萬。
雍城銀行自打建成以來,這還是第一次處理這么大的款項。
行長親自來給江山黃建秋辦理,確保萬無一失。
匯款完畢,黃建秋和江山互留電話,在銀行門口分別。
“江老板,以后有生意,記得找我?。 ?br/> “這是自然!”
帶上滿滿一皮箱錢,江山騎著二八大杠,把之前的尾款都結(jié)清了。
劉建兵的毛毯廠,也因此而起死回生,恢復了正常生產(chǎn),對江山那叫感激涕零。
隨后,江山往返于各個廠區(qū),把生產(chǎn)出來的所有毛毯皮草,基本上都包圓了。
但工廠的產(chǎn)量始終是有限的。
盡管江山都包圓了,但也只定到八十萬的貨。
他剩下的四百多萬資金,都沒地兒花。
沒辦法,江山只能多交定金,催促工廠加班加點趕產(chǎn)量。
預估兩天左右,他就能拿到差不多兩百萬的貨物了。
貨源搞定,只需要等時間即可,接下來又到了運輸環(huán)節(jié)。
兩百萬的貨物量,要一整趟火車的所有貨廂才裝得下。
但很顯然,火車屬于國有,不可能只為江山一個人服務(wù),這事還得和李國剛商量。
想了想,江山去商場給李國剛買了一份厚禮。
一盒典藏版的名酒,和一塊金表。
能賺這么多錢,雖然是江山重生的歷史記憶起了大作用,但要是沒有李國剛的幫助,江山也不可能這么順利。
饒是再有商業(yè)頭腦,貨物要是運送不出去,那都是一紙空談。
李國剛在中間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視。
就憑這一點,江山就得好好感謝,同時也要維護好雙方的關(guān)系。
李國剛這條人脈,蘊藏的價值,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