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位上,帝辛都驚呆了!
【什么情況?!】
【不是應該我斥責蘇護,欲將他打入大牢,再被費仲、尤渾相勸,將其放回冀州嗎?現(xiàn)在是個什么情況?】
【梅伯你一個大商諫臣,你怎么朝蘇護發(fā)火了?你不是該罵我強搶諸侯之女嗎?】
殊不知,此時的大商,早與原著不同。
原著里,女媧宮帝辛提詩,惹怒圣母,鳳鳴岐山;聞仲北伐,朝中無人遏制;再加上費仲、尤渾欺上瞞下,把持朝政,已然令得群臣心灰意冷,沒人跳出來……
簡單點來說,就是忠心,不是一日寒下來的!
可現(xiàn)在呢?帝辛雖然帶王后上殿,有點不尊朝例……但在女媧宮提詩,一首《木蘭辭》引得女媧大喜,鳳鳴朝歌,增長大商八百年國運;聞仲又一年結(jié)束北伐戰(zhàn)爭,大大緩解了朝堂壓力,且回來主持朝政,令群臣有了信心。
最關(guān)鍵的是,黃飛虎、比干、商容等人,雖未暴露能竊聽帝辛心聲一事,但在日常與朝臣的相處中,還是隱約透露了大王的特殊,以及王后陪朝的重要性。
這么多改變加在一起,再加上聞仲的力挺,大王在眾臣心里,哪怕還是荒淫的大王,可大商,卻是群臣內(nèi)心中,不能褻瀆地存在!
如果蘇護單純罵大王,梅伯不會跳出來,說不得內(nèi)心還會隱隱贊同……但是詛咒大商?呵!不懟死你才怪!
同樣,杜元銑、楊任等忠臣,亦是緊隨其后,斥責蘇護!
“蘇侯大膽,竟敢咒我大商?!”
“小小侯爺,真當自己的女兒比王上還尊貴不是?”
“大王又不是強納為宮女,而是納為四妃之一,在天下女子中,地位僅在王后之下。此乃榮耀,你拒絕就算了,居然敢咒我大商?”
黃飛虎更是不善地望著蘇護:“蘇侯爺看不上四妃之位,莫不是也覺得黃飛虎的妹妹,不入爾眼,我黃飛虎,是貪戀權(quán)貴不成?”
臺上,帝辛整個人都快瘋了!
【是我帝辛要搶別人地女兒!是我要納妃!】
【我被罵了都沒生氣,這些家伙怎么一個個比我還氣?】
【不是,按照劇情,你們應該斥責我荒淫,不顧諸侯顏面!現(xiàn)在咋一個個都幫我說話了?】
【伱們再罵下去,蘇護哪里還敢反?】
【原劇情他斥責我是想要造反的大義,你們這一罵,別說大義了,不征討他都是我仁慈了,我這戲還怎么演下去啊!】
【圣人在上,封神,沒法玩了!】
帝辛內(nèi)心一陣哀嚎,臺下,商容、比干、聞仲等人雖面帶怒色,眼底深處,卻是飽含笑意。
這,就是他們想要的效果!
你西伯侯姬昌,不是想要平復戰(zhàn)場,給大王潑臟水,給自己刷名聲嗎?現(xiàn)在,蘇護都成過街的老鼠了,我看你還怎么刷名聲?
大王逼蘇護反,你平復戰(zhàn)爭,這是功;但蘇護詛咒大商,心存反意,你不征討,還妄圖以言語逼迫大商退兵,那就是你也心懷不軌!
此乃陽謀!
蘇護被罵的臉色發(fā)青……他萬萬沒想到,不是自己占盡優(yōu)勢,諫言了幾句嗎?怎么就成了詛咒大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