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評論我都看了,很抱歉真的沒法讓所有書友都滿意,我仔細思考了一下,主要還是我生活局限性跟筆力有限的問題。
其實布丁的小說情節(jié)大多是源自于自己對生活的觀察,這往往就會導致視角的局限性。就好比我們都不曾大富大貴過,所以也就想象不到富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
而網絡上各種關于富豪的信息往往太過片面,真假混雜,所以我們都只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一面。
具體到小說主線,個人覺得并沒有偏離太多。
因為不能忽略主角成長跟心態(tài)轉變的過程。
以前布丁的書其實也走過主角拿了外掛然后秒天秒地的路子,那個時候還年輕,看問題的角度還很膚淺。現(xiàn)在再回過頭看那些東西,感覺又不太一樣了。
從大的方面來說,工業(yè)基礎的進步相對于理論性的突破是有滯后性的。
為什么要重視基礎學科?要對基礎學科多撥款?因為基礎學科的進步往往不會立即換來經濟效益,甚至很長時間的投入都看不到效益。
所以寧為在理論上的進步,是一個慢慢沉淀跟積累的過程。
一下拿個幾百年后的東西出來,也要考慮現(xiàn)在的工業(yè)基礎能否承受。
直接丟出一套行星級發(fā)動機的設計圖,沒有新材料、新工藝做基礎,所謂設計圖不就是空間樓閣?
又比如在番外中,我提到過火星城市建設的理論基礎,馬振華不等式以及相對的馬振華空間理論。
這些理論肯定會在后文一點點被研究出來,但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