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里的一二把手出動,可見他們對張家寨的變化相當感興趣。
沒法子的事情,誰叫他們黃石鎮(zhèn)太落后?太偏遠,要做一件大事,總是困難重重,很多政策根本實施不了。
可一個小村子,竟然要做一件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大事。
不管最后結果怎么樣,他們作為鎮(zhèn)里的父母官,都要關心一下。要真能成功,將會是他們黃石鎮(zhèn)的一個方向標,給他們黃石鎮(zhèn)發(fā)展起到一個標桿的作用,帶了一個頭。
“真沒想到呀!那么多村子,比張家寨富裕的比比皆是,就是拿不出張家寨的魄力。蔬菜種植基地就不提,八字沒一撇的事。但修路這一項,就值得大書特書?!绷_書記開口道。
路上,聽了詳細的一些消息,他也震驚不已。
他們一輛商務車四五個人,來到一個三岔路口停下來。
“看,這邊的路就是他們張家寨新修的,雖然沒有用水泥、瀝青之類,但很平整、整潔,看著就舒服。”司機說道。
楊鎮(zhèn)長、羅書記他們看了之后,都忍不住點頭。
幾個人下車,到路面上蹲下來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張家寨的村民鋪了一層石粉,然后似乎用壓路機壓過兩遍,很結實。
“這么搞,要花不少錢呀!”司機開口道。
楊鎮(zhèn)長卻搖頭:“相比搞水泥路,這種最經(jīng)濟實用,最適合我們農(nóng)村特色。我認為,可以讓其他村子仿效?!?br/> 羅書記苦笑:“問題是,不是所有村子的村民都像張家寨村民思想覺悟那么高,目光那么長遠,也拿不出這種魄力?!?br/> 盡管只是鋪石粉,然后壓實。但羅書記心里計算著,少說也要花十萬八萬,才能搞定。一個村子要承擔這筆錢,恐怕沒有幾個人樂意。
楊鎮(zhèn)長也啞然失笑,可不是嗎?
張家寨的情況很特殊,有個大學生在其中穿針引線,引導整件事情的發(fā)酵。
另外,張家寨能拿出這種魄力,很可能是看到了蔬菜種植的前景,才咬牙修路的。其他村子沒有這種機遇,沒有利益,驅動不了。
然而,讓政府牽頭出資搞,鎮(zhèn)政府會破產(chǎn)的。
“我看這樣,我們政府出一部分錢,讓村民自籌一部分,要發(fā)展就得修路,常識大家都懂。假如還有村子不樂意,那我們也暫時沒有辦法。”小李在旁邊說自己的意見。
事實上,這確實已經(jīng)是最省錢的修路方式。
按照這種方式來搞,一個村子投入十萬八萬,政府支持一部分,另一部分村民自己籌備,對村民還有政府都好。
羅書記跟楊鎮(zhèn)長聽了,微微一怔。
“主意是好主意,不過,政府出多少比例,村民出多少能接受,我們都還不得而知,需要回去開個會好好商量?!睏铈?zhèn)長說道。
這家伙能提出好主意,讓他也欣慰不已。他是有意要提撥年輕人,但如果年輕人自己都不努力,爛泥扶不上墻,他也只能是一廂情愿。
“小李是嗎?很不錯,還有什么話,不要有顧忌。”羅書記對年輕人也開始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