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會因為死亡而感到恐懼,因為未知而感到躊躇,因為困境而感到頹然的生物。
如果以此為界,定義人類是一種無可救藥的生物,其實倒也無可厚非。
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
小時候,曾經看過的少年漫畫里的一句臺詞,讓我心潮澎湃——
“人類的偉大在于直面恐懼的崇高姿態(tài)。”
那本漫畫幾乎被我翻的破舊不堪,對于在早年就深陷于崩壞的災難的我來說,那是難得的娛樂。
人并非一無是處,人生來擁有恐懼,但是人能戰(zhàn)勝恐懼。
那就是勇氣,人與人連接的羈絆本身,就是世界上的一切美好所在。
這么想著,我沒有屈服于災難,而是選擇作為一個戰(zhàn)士活下去。
萬幸的是,我擁有一般男性所不具備的對崩壞能的抗性,這讓我得以順利成為一名融合戰(zhàn)士。
但是,有一點我絕不會搞錯。
我并不認為,這是榮光。
融合戰(zhàn)士是錯誤的,而且是悲慘的。
這是歷史為了對抗災難而選擇的“兵器”,是違背人倫的“慘劇”。
用悲劇對抗悲劇,用怪物對抗怪物,這就是融合戰(zhàn)士的本質。
所以,絕不能去贊許,不能去認同。
這是“錯誤”的。
我如此堅信。
但是,悲劇絕不只是融合戰(zhàn)士的存在而已,這個世界的混沌,總充斥著無情。
我失去了隊長。
原第三小隊隊長,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她正直,果敢,樂于奉獻。
是一個英雄一樣的人。
但是她很天真,過于善良。
逐火之蛾是錯誤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即使如此,這個組織仍然保護著整個人類。
持續(xù)著,“必要”的犧牲。
它是不是正義的,我從不懷疑,但是它是不是理性的,值得深思。
善于惡從來不是絕對的,在更大的惡面前,少許的惡是被允許的。
就算我不能接受,但是世界還是如此運行著,殘酷,不合理,卻“理性”。
我理解,并且尊敬前隊長,她是一個溫柔的人。
但是這個世界既不溫柔,也不正確。
如果有一天我和她處于同樣的立場,說不定也會做出同樣選擇。
誰都有不能退讓的時候,誰都有必須保護的人。
因為那就是“正義”,那就是“美好”。
說到底,人類就是那種生物。
…………
名為崩壞的大災害已經發(fā)生了八次,人類已經付出了遠超世界大戰(zhàn)的巨大損傷。
他們失去了數(shù)以億萬計的生命,和其中一個人類居住的大洲。
崩壞的真相難以掩蓋,世界陷入混沌,聯(lián)合國失去意義,世界在由一個名為逐火之蛾的組織掌控。
但是正如每一個組織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面對的,是思想的對立,和道路的選擇。
人的意志并不相同,人的才能高低不一,有才能者也會因為立場和地位屈居人下。
要想簡單地讓擁有才干的人身居高位,雖然正確,但并不輕易。
愚者會遵循他們的價值觀,會死守他們的地位,一直到……
發(fā)現(xiàn)他們是愚者為止。
梅和梅比烏斯所倡導的道路,雖然殘酷,但是卻“理性”。
而批判她們的人站在正義的立場上,一步一步將世界引入深淵。
在澳洲的大火后,逐火之蛾的話語權逐漸落入了被大部分融合戰(zhàn)士擁護的梅的手中。
神之鍵計劃和融合戰(zhàn)士計劃的展開讓梅的人望在逐火之蛾內部達到了頂峰。
雖然梅的做法很多時候也并不讓人接受,但是反正都要選的話,不如選擇更加正確的那一邊。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梅已經完全控制逐火之蛾了,對權力戀戀不舍的人,仇恨著梅的人,他們還是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