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記下八枚靈符玉簡中所記載的眾多靈系材料,將仙人玉簡貼身藏好。隨后,背著小藥簍離開深山老林,繼續(xù)去外縣執(zhí)行雜役任務(wù)。
心中尋思著,這靈材料該怎么找。
玉簡上說制作靈符很容易,只要找到“筆墨紙硯”四種靈材料就行了,沒有提及其它的限制條件。
但是蘇塵真打算去找靈材料,卻立刻發(fā)現(xiàn)了一個讓他撓頭的問題。
吳郡世俗材料顯然絕大多數(shù)都是凡材。想要肉眼看出來,怕是不可能。自己要怎樣才能看出一件物品是不是靈材料?
蘇塵手中摸著仙人玉簡,心中一動。
他用超凡感知力滲入其中探查,看到里面有一團微弱的濛濛青氣,籠罩著密密麻麻的字跡,果然是頗為神奇玄妙,并非凡物。
“這玉簡,也是一件靈材料?只有靠感知力才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存在。那我豈不是每個物品都要摸一下,才能知道是靈材料,還是凡材?”
蘇塵感到很頭疼,天下那么大,他總不能見什么就摸什么吧。
...
蘇塵做完這趟去外縣的任務(wù),回來藥王山莊,每日繼續(xù)干著雜役活。
他對靈材料毫無頭緒,也不知該去哪里才有這樣的好東西,只能慢慢看機緣。玉簡里面記載的靈材料,甚至有很多蘇塵以前從未聽說過東西。
日子慢慢的過去,一晃便是小半年。
蘇塵修煉《蜉蝣篇》的第一層功法“蟄伏訣”,已經(jīng)長達五六個月之久。
“蟄伏訣,吸收天地之浮游靈氣,煉化為真元,蓄積儲存于上丹田。一半入元神,一半存于上丹田?!?br/> 此訣的意思是,天地之間漂浮著非常微弱的靈氣,浮游在空氣之中,無處不在。他要像一只弱小的蜉蝣一樣,去吞食這些浮游的靈氣,煉化吸收為元氣,一半強化元神,另一半積蓄起來。
蘇塵修煉了半年,每天夜里全神貫注的打坐修煉一個時辰,默運蟄伏法訣。
在修煉的時候,他的超凡感知力隱隱可以感到,似乎空氣中的確有浮游著的微弱靈氣粒,以前他完全沒有注意到。
這游離的靈氣,也太稀少了。
在數(shù)丈范圍的空間內(nèi),他察覺到漂浮著“數(shù)十微?!庇坞x的靈氣粒,哪怕是全汲取了,也是...滄海一粟。
那種感覺,就像魚兒在大海里游了數(shù)百里,才吃到一粒米一樣。砸吧兩下沒吃出味來,就沒了,又得繼續(xù)游到上百里外的遠方去吃下一粒米。
這種汲取靈氣的效率,太緩慢了。
蘇塵修煉了《逍遙游之蜉蝣篇》長達半年,上丹田也沒有感覺出反應(yīng),身體一切也沒有變化。
因為他無法內(nèi)視上丹田,也看不出元神的變化進展。
他只能看到自己中丹田,里面的內(nèi)家真氣依然是白色的真氣,并沒有絲毫跡象會轉(zhuǎn)變成“仙家法力”。
“這《蜉蝣篇》的修仙功法,見效也太緩慢了。也不知寒山真人修煉到什么境界了?以他老人家七八十歲的高齡,在江湖上一直傳聞他是宗師境的第一高手...只怕是也沒煉成吧!
否則他真成了仙人,吳郡江湖上應(yīng)該敬畏的稱他為至高無上的‘仙尊、仙人’,而不是依然是世俗道家的‘真人’稱謂了。
至于青河老道他們這五個寒山真人的親傳弟子,都是五六十歲,混了江湖數(shù)十年依然是一流高手,僅僅得到一個‘道長’稱號,連‘真人’的稱謂都沒有拿到,只怕是修仙的邊都沒沾上。
他們這輩子,一流頂尖資深高手也就到頭了。能踏上一代宗師境界,怕是他們畢生最大的奢望?!?br/> 蘇塵砸吧著嘴巴,嘀咕琢磨著。
蘇塵在修煉《蜉蝣篇》的同時,當然也沒有將自己的中丹田修為放下,每日至少兩個時辰,一直在繼續(xù)修煉著。
畢竟,相比于玄妙不可琢磨的修仙功法,不知道多少年,才可能修煉出結(jié)果來。
蘇塵顯然對自己中丹田的修煉更有信心,可以在短期內(nèi)迅速提升自己的實力,數(shù)年之內(nèi)就足以一躍成為江湖頂尖高手。
這種效果,自然是立竿見影,手里摸得著的實在。
這半年下來,他經(jīng)常自己給自己開一些補氣的藥材配方,中丹田修為明顯進展神速。
這需要頗多的補氣藥材。
蘇塵并沒有用青石再去弄成青濁水栽種藥材,他手里的青石數(shù)量太過稀少,用來栽培藥材,感覺有些浪費。
蘇塵依然十分的低調(diào)和小心。
他將一塊十兩重的金錠子,掰成上百計的小碎粒。這半錢、一錢重的一小粒碎金,大約也就值個半兩到一兩銀子左右。
在前往吳郡十三縣城執(zhí)行雜役任務(wù)的時候,偶爾會用一小粒的碎金在街頭小草藥鋪子買上幾株低級草藥,或者在路邊店鋪兌換成一兩的銀子,神不知鬼不覺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