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父皇,高句麗占我遼東,而且屢抗我中原大軍,致使中國子弟傷亡慘重,實乃我大唐的心腹之患,所以兒臣以為,當早日發(fā)兵奪其城、滅其國、絕其嗣,以除后患!”
????李愔的話剛一出口,魏征等人都是暗暗搖頭,覺得李愔年紀太輕,目光也太過短淺。╔?╗而房玄齡則在心中嘆息,認為李愔雖然足夠聰慧,但是卻欠缺膽氣和魄力,在李世民的壓力下竟然倒戈投降了。
????李世民也有些意外,本以為李愔會和其它人一樣反對征討高句麗呢,沒想到他竟然是唯一一個支持自己的人,這讓孤立無援的李世民感到格外欣慰。
????李愔將眾人的反應(yīng)一一看在眼里,心中卻在暗笑,接著說道:“父皇,高句麗雖說是個小國,但因其地處遼東苦寒之地,而且現(xiàn)在國內(nèi)又沒有什么大的變故,所以并不好打,為此兒臣這里有‘平遼三策’獻上,希望能對父皇有所幫助?!?br/>
????“好,還是愔兒知我心,快將你的平遼三策講一下,讓朕與眾位卿家聽聽?!崩钍烂袷桥陌复笮?,好不容易有一個支持的人,看樣子還是早有準備,竟然連計策都想好了,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謂上陣父子兵,古人誠不欺我也!
????房玄齡則是遲疑不定,難道昨天李愔是敷衍自己,其實他早就打定主意支持攻打高句麗?可這也說不過去啊,李愔只是一個閑散的王爺,怎么可能關(guān)心這些軍國大事?其它大臣則對李愔的話嗤之以鼻,李愔只不過是一個十五歲的半大小子,又從來沒有帶過兵、議過政,怎么可能有什么平遼三策,估計最多只是一些淺薄之見罷了。╔?╗
????“是,父皇!”李愔向李世民和眾人施了一禮這才說道:“我這平遼之策是依據(jù)高句麗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共分為三策,第一策為疲敵之策:高句麗地處遼東,土地出產(chǎn)不多,每年夏秋時節(jié),是他們糧食收獲的關(guān)鍵時刻,此時我大唐可以派小股精銳進行騷擾,使其國人疲于應(yīng)付,耽誤農(nóng)時,同時封鎖大唐與高句麗的邊境,嚴禁大唐的糧食流入高句麗,幾年后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國力大損?!?br/>
????“嘶~”李世民和文武群臣聽了李愔的第一策后,都是倒吸了口涼氣,李愔此計可謂是毒辣之極,有道是‘民以食為天’,如果真的實行李愔這條毒計的話,估計幾年后高句麗已經(jīng)不是國力大損,而是直接陷入內(nèi)亂和崩潰的邊緣了,到時哪里還用大唐派兵,估計只用糧食收買人心就能平定遼東了。╔?╗小小年紀竟然能想出如此老辣之計,這讓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不得不對李愔刮目相看。
????李愔已經(jīng)完全陷入自己的思維中,并沒有注意到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反應(yīng),繼續(xù)說道:“第二策名為離間之策:高句麗內(nèi)部并不是鐵板一塊,除了國君榮留王外,還有不少將軍手握重兵,不聽國君的號令,而榮留王也一直想要收回軍權(quán),我大唐可以派細作進入高句麗,或收買或威脅,挑撥榮留王和實權(quán)將軍之間的關(guān)系,以達到分化之目地,甚至讓其暴發(fā)內(nèi)亂,到時我大唐再發(fā)大軍,就可一舉將其蕩平?!?br/>
????“第三策為強已之策:遼東乃是苦寒之地,特別是冬季尤為寒冷,如果大軍在冬季之前無法攻克高句麗,就只能退軍等到來年春天再戰(zhàn)。不過兒臣聽聞高昌國有作物名為白疊子,其花如絮,不但可以用來織布,而且將白疊子填充進衣物做成棉衣,比之皮裘還要保暖,若是能大量裝備,將士們再也不用懼怕遼東的苦寒?!?br/>
????李愔說完長出了口氣,幸好前世他喜歡歷史,對于大唐這個輝煌的年代,他了解的也比較多。╔?╗再加上前世棒子國老是叫囂高句麗如何如何,所以李愔特意留意了一下唐朝與高句麗之間的歷史,所以才能在這關(guān)鍵時刻侃侃而談。順便再說一句,高句麗可不是棒子國的祖先,新羅這個小國才是。
????聽完李愔的平遼三策后,李世民和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覷,一時間都不知說什么好了,最后一條還好,白疊子他們也聽說過,長安就有賣白疊布的,只是沒想到白疊子還能用來做棉衣保暖??汕皟蓷l計策卻是一個比一個毒辣,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為達目地而不擇手段,雖說國與國之間并沒有什么仁義可言,可大唐畢竟是一個大國,表面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而且就算是要做,也不用說的如此露骨吧?
????不過李世民和群臣也都承認,李愔前兩條計策的確很好,就算是達不到預(yù)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麗搞的半死不活,那時再發(fā)兵,絕對可以事半功倍。
????“咳咳~,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李世民第一個反應(yīng)過來,有些尷尬的向下面的群臣問道。對于自己兒子的這兩條毒計,他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李愔可是才十五歲啊,這些毒辣的手段他都是從哪學來的?
????“陛下,老臣認為殿下的第一條計策可行,遼東本就地廣人稀,若以小股精銳騷擾,只要不和大股敵軍硬碰,絕對可以使高句麗疲于應(yīng)付。╔?╗”李靖第一個站出來,從軍事方面說道,他是一個軍人,在站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了取勝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對于李愔的計策,他卻是十分的欣賞。
????房玄齡別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帶笑也上前說道:“陛下,高句麗榮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聞,其國中以泉蓋蘇文為首的幾大將軍手握重兵,對于榮留王十分不敬,我大唐做為宗主之國,怎能對這種欺君之事放任不管?因此老臣覺得,應(yīng)該派人與榮留王聯(lián)系,幫助他鏟除蓋泉蘇文等人,還高句麗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