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箏的尸毒越來越嚴(yán)重了,臉色已經(jīng)發(fā)黑,手上已經(jīng)長出了尸斑,再不醫(yī)療,就會轉(zhuǎn)變成僵尸。楊潛與陳笑正商量究竟去哪里尋找修佛的高人,突然一陣風(fēng)吹來,白衣真人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
陳笑馬上上前行禮道:“見過鐘山真人。”
鐘山真人與九頭蛇戰(zhàn)斗了這么久,依然還是如此風(fēng)度翩翩,一襲白衣似雪,再加上如玉的臉龐和不老的容顏,楊潛心里只有一個詞語可以形容他——神仙中人。
楊潛看著一陣羨慕,穿越之后,在聽說這個世界可以修煉,并且能夠達(dá)到長生不老之后,早就心動了。他離家出走主要原因是尋找變成血魔的方法,更深層次的原因就說修煉仙法,成為真正的仙人。這個想法楊潛平常沒有表現(xiàn)出來,卻一直深藏在內(nèi)心深處。
鐘山真人揮了揮手,讓陳笑直起了腰,淡淡地道:“你的表現(xiàn)很不錯,不愧是劍宗年輕一代第一人?!标愋s忙回禮道:“不敢,不敢,這次還多虧了楊兄弟。”鐘山仙人轉(zhuǎn)頭看向楊潛道:“不錯,是一位可造之才?!?br/> 楊潛聽到鐘山仙人稱贊,連忙口稱不敢。鐘山真人伸手摸了摸楊潛的根骨,出口道:“靈根還不錯,是天火靈根?!标愋β犵娚秸嫒巳绱苏f頓時大喜道:“楊兄弟,前途無量?!?br/> 浩渺九州,茫茫人海,真正成為修仙者的只有萬分之一。修仙是一件小概率事件,除了需要資源、運(yùn)氣外,還需要靈根。一個仙門選擇弟子,當(dāng)然希望弟子成長迅速,能夠壯大門派。
靈根分為金木水火土五類,還有變異靈根風(fēng)雷陰陽空間,又分為三等,雜靈根,就是靈根至少有五種以上,修煉非常慢,一生難有成就。大部分凡人都是雜靈根,與修仙無緣。真靈根是指只有兩種靈根,一種為主,一種為鋪,比雜靈根好些,努力修煉,也許能有一定成就。最后的靈根是單靈根,也稱天靈根。
楊潛具天火靈根,當(dāng)然是前途無量了。楊潛聽陳笑講解完,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天之路正朝自己展開。
“你們找到升仙丹了?!辩娚秸嫒说貑柕?。
楊潛趕忙回答:“丹圣洞府內(nèi)只有四顆升仙丹。我們四人一人一顆。”楊潛非常自然地回答著,從來沒有想過真人會搶奪他的升仙丹。
雖然升仙丹對于武者和低階修仙者是難得的寶物,對于真人來說真不算寶貝。
“好,你可愿意隨我修仙?!辩娚秸嫒朔路鸱浅F届o地說道。
楊潛有些懵,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還沒有來得及回答。
鐘山真人再次道:“我這有一塊“煙霞島”令牌贈與你?!?br/> 楊潛不知所措,一點(diǎn)都不知道這塊令牌有什么用。陳笑推了推楊潛道:“還不趕快謝謝鐘真人,煙霞島的令牌已經(jīng)百年未發(fā)出來了?!?br/> 楊潛連忙向鐘真人道謝,把令牌收了起來,風(fēng)箏顯然也是知道令牌的作用的,有些羨慕地看著楊潛。
陳笑面對楊潛疑惑的眼神,組織了一下語言到:“云州有九大頂級修真門派。但是修仙資源有限,不可能無限制收徒。
如果一個人想要修仙,靈根又沒有問題之后,還需要入門劵。修仙門派每隔一段時間會發(fā)放一些令牌,叫著玄天令,接引世俗界凡人進(jìn)入修仙界。不同的令牌代表著不同的勢力,你得到煙霞島的令牌,正是太浩派十二島之一的入門劵。”
由于玄天令有限,每次出現(xiàn)都會在凡間武林引起一陣血雨腥風(fēng),但是修仙門派從不管束,任他們爭奪,美其名曰優(yōu)勝劣汰。
凡間武林處于食物鏈的最低端,又有什么辦法呢?雖然有些有識之士想要改變這個現(xiàn)狀,卻沒有實(shí)力,都以失敗而告知。比較著名的一次就是百年前的白衣劍仙方吟歌,一己之力建“萬仙衛(wèi)”維護(hù)仙凡兩道秩序。
白衣劍仙方吟歌是一名散修,從凡間一步一步走來,深深地感受到凡間的痛苦,但是卻沒有成功,被各大仙門聯(lián)合誅殺身死,萬仙衛(wèi)無主之后,再掀不起風(fēng)浪。
雖然白衣劍仙方吟歌沒有成功,但是他的壯舉仍然凡仙兩界傳頌。他一人之力抵抗無數(shù)修仙門派,可見其修為通天?,F(xiàn)在,許多修仙之人都是白衣劍仙方吟歌的粉絲,所以仙人打架,凡人遭殃的事件變得越來越少。
凡人武林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這些修仙者高高在上,動不動就搬山填海,可苦了凡人。有時候,他們好好的在家中座,禍從天上降落,卻連伸冤的地方都沒有。
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為仙門弟子,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再也不會受人欺負(fù),但是這又幾個人能做到呢?每次,玄天令出世,最后勝利者都是各大世家。
他們傳承千年,甚至萬年,消息靈通,高手如云。比如鐵衣侯鐵真這樣的平常武者,就算撿到一塊玄天令也保不住,只會成為別人的炮灰。但是他現(xiàn)在得到了升仙丹,成就了先天,就再也不需要玄天令了。
各大門派對于成為先天的武者敞開大門歡迎,這也是鐵真愿意用二十年時間來回報楊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