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趙國。
紫陽關(guān)內(nèi),云藍騎校場。
納蘭臺頭戴銀蘭望月冠,身著紫華流彩銀縷蘭花月袍,外罩云紗。腳踏月白靴,暗繡蘭花??缦律耨x月照千里白,掛云里蘭花馬鎧。
納蘭臺手執(zhí)裁云寶劍,引馬立于點將臺上。
臺下是血戰(zhàn)方歸的云藍騎,是由趙王親自下命只歸‘瀾臺公子’一人調(diào)配的騎兵精銳,《天下奇兵錄》中的奇兵。說是趙王賜予納蘭臺的私兵也不為過。
納蘭臺儒美絕世的臉上冷若冰霜,那雙似月泓般清美的眸子,此刻閃爍著懾人心魄的寒光。
臺上納蘭臺殺氣四溢,令人不寒而栗。
臺下云藍騎人馬浴血,同樣煞氣蒸騰。
秋風蕭殺,獵獵旌旗。
納蘭臺煉氣出聲,振聾發(fā)聵:
“云藍騎眾,聽我號令!”
云藍騎萬眾一聲,氣勢如虹。
“唯!”
“十息之內(nèi),人卸甲、馬去鎧。隨本都督急行百里,邯鄲殺敵!”
“唯!”
此刻納蘭臺執(zhí)劍立馬,號令三軍。云藍騎眾,萬人卸甲!
云水凝從未見過這般風采的納蘭臺,真是千般殺氣,萬般威風。令人氣血翻涌,心潮澎湃!
紫陽關(guān)守將韓猛,年逾三十,身高八尺有余,高大威猛。早年隨大將軍趙闊征戰(zhàn),悍不畏死,勇冠三軍。故擢為三品前將軍,鎮(zhèn)守紫陽關(guān)。
韓猛親自上前為納蘭臺的月照千里白卸鎧。韓猛一臉橫肉,刀疤破面。半跪在馬旁都快與馬頭齊平的悍將,此刻卻扭捏起來。
納蘭臺方才已告知過他該如何行事,可他還是不懂。
大將軍趙闊此次率三萬鐵騎追殺呼延集的萬余步騎。邯鄲城內(nèi)還有一萬兵士守城。如何便要大都督引兵去救了呢?
還命我?guī)朔贌P(guān)下千里糧田,棄守紫陽關(guān),撤回鐵丘城。過上幾日就要秋收了,這糧食都不要了?紫陽關(guān)就這么拱手讓人了?
韓猛雖不畏死,卻獨懼納蘭臺。他知曉,趙國上下沒有比大都督再會用兵打仗的了。
他怕壞了大都督行事,可又舍不得關(guān)后的糧田和交由他韓猛鎮(zhèn)守多年的紫陽關(guān)。
納蘭臺觀韓猛模樣,自知他心中所想。心中嘆道,我趙國怎的都是這般莽漢為將?當真是無將可用??!
納蘭臺嘆了口氣。
“唉!你可是要問我為何如此行事?”
韓猛馬上連連點頭。
納蘭臺遠眺天邊,殘陽如血。
“布袋坡,兵家用兵之地。那里此時應(yīng)有八萬大軍和一座大陣在等他趙闊。待吃光他的三萬鐵騎,宋軍急行一日便可至邯鄲城下。邯鄲城內(nèi)僅有劉松和與一萬守軍,如何不失?”
納蘭臺頗有無奈道:
“我卜筮天機,卦顯東南有失。料紫陽關(guān)糧田有事,故引兵來此。前日再卜,此卦未解,便知不妙。我已傳書我父兄,增兵鐵丘城。
此去邯鄲解圍,瞞不過那司徒鏡的。這關(guān)內(nèi)的糧食縱是燒掉,也好過給宋軍留下。”
韓猛、云中七子及身旁眾部將聽的膽顫心驚。
大將軍趙闊性命堪憂,邯鄲城危在旦夕。形勢已如此險惡了么?!
云水凝看著納蘭臺的背影,心生仰望。
自己天賦異稟,苦練不輟,方能十八歲修至煉氣士巔峰。而納蘭臺同樣十八歲,卻已晉入煉氣師之境。且能謀善戰(zhàn),無所不知。號令三軍,莫敢不從。想不到他竟還能卜筮天機,先知先覺。瀾臺公子,天授奇才。他果真是受天眷顧的寵兒啊!
韓猛卸完馬鎧,抱在懷中。環(huán)視四周,面露傷色。
紫陽關(guān)?。∥翼n猛的紫陽關(guān)?。?br/> 納蘭臺看著韓猛地主老財?shù)臉幼由鯙楹眯?,策馬揚鞭,卻是啪的一聲打在了韓猛的腚上。
月照千里白躍出點將臺,納蘭臺于空中長笑道:
“這紫陽關(guān)要不了幾日還是你的,你就是給他司徒鏡,他也不敢拿!哈哈哈哈哈哈……”
韓猛抱著云里蘭花馬鎧憨憨地笑了。
‘大都督說紫陽關(guān)丟不了,那就是丟不了。’
云藍騎跟著納蘭臺與云中七子,策馬沖出校場,直奔邯鄲城方向而去。
紫陽關(guān)外,宋軍營寨,中軍大帳。
宋國大司馬,‘廟堂懸鏡’司徒鏡。頭扎褐色云巾,眉上黑帛抹額貫以墨香寶玉。一身褐色華服,上繡木槿花紋。
司徒鏡身形單薄,端坐于帳內(nèi),于案前書寫竹帛。
宋文喆一身褐色學子布衣,跪坐其后為其輕輕揉動顳穴。司徒鏡法令深重、頗為顯老,而宋文喆卻是生得一張娃娃臉。二人著同色衣衫,乍一看去,仿如父子一般。
司徒鏡待宋文喆嚴厲,且喜怒無常。但僅是在司徒鏡歡喜之余時的夸贊。已讓十余年無人問津的宋文喆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宋文喆待司徒鏡如師如父。
“鏡師,那‘瀾臺公子’當真走了?我聞他琴音未見慌亂,還道他不去救趙闊了呢?!?br/> 司徒鏡邊寫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