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招魂
康應(yīng)乾望著炸膛的佛郎機(jī)炮被士兵們?nèi)拥铰愤叀?br/>
“這是作甚?火炮都不要了?”
劉招孫站在江岸大青石上,披頭散發(fā),看樣子像要投江。
康應(yīng)乾下意識掏出個花花綠綠的藥瓶子:
“劉千總,不可輕生啊,你年紀(jì)輕輕,還沒成親吧!”
走近些才聽到:
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你是楚人?還懂招魂?”
屈原的《國殤》,其聲嗚嗚然,如泣如訴。
“劉招孫,若要招魂,《國殤》可不如金剛散,不,是《金剛經(jīng)》?!?br/>
劉招孫回望康應(yīng)乾:“末將不曾信佛,只是常懷悲憫之心?!?br/>
周圍士兵紛紛望向這邊,充滿敬畏。
劉招孫將頭垂下,對著一望無際的尸體,高聲道:
“歸去來兮歸去來!”
康應(yīng)乾冷冷一笑,他是進(jìn)士出身,不屑這些淫祭邪術(shù),抓住劉招孫肩膀,怒道:
“讓你做個小小千總,真是屈才了。你應(yīng)該去做張角?!?br/>
“帶上死人走,要多久才能回沈陽,半路被奴賊襲擊怎么辦?”
江邊聚集士兵越來越多,很快便超過千人。
杜松死了,馬林逃了。
西路北路兩路明軍,要么給建奴當(dāng)包衣,要么暴尸野外,喂了野狗。
只有東路軍存活下來。
一路走來,劉千總給大家發(fā)餉發(fā)糧,打敗鑲藍(lán)旗,把他們趕回赫圖阿拉吃草!
劉千總說過,要帶所有人回家,不管是死人活人。
有這樣的將領(lǐng),士兵們?nèi)绾尾蝗碜o(hù)?如何不把他當(dāng)成神?
“我看見,你們的袍澤弟兄,死在這荒蠻之地,化作白骨,與韃子鬼魂混在一起,不人不鬼!”
“帶上死人,回沈陽?!?br/>
康應(yīng)乾若有所思,嘴角浮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一名身材粗壯的旗隊長走到人群前,怒道:
“千總,韃子快追上來了,活人走路,死人死俅,帶他們做甚?”
眾人朝劉招孫看來,劉招孫盯著那旗隊長,苗刀刀鞘猛地打在他腿上,那人倒在地上。
劉招孫俯身一字一句道:
“我不想,你死后,也被人扔在這里,變成孤魂野鬼,和韃子鬼魂在一起?!?br/>
“帶上你們死去的兄弟,跟我回沈陽。”
旗隊長又驚又愧,劉招孫遞來把精良步弓,沉聲道:
“那日夜襲,我看過你射死了十幾個巴牙喇,這是鄧將軍的弓,給你用,以后多殺韃子?!?br/>
浙兵旗隊長呆在當(dāng)場。
“拿著。”
他雙手接過弓,朝劉招孫拜了一拜,轉(zhuǎn)身就去搬運尸體。
周圍人見狀,不再說話,立即過去幫忙。
士兵們將沉重的火炮從牛馬車上拖下。
在各旗隊長的指揮下,上百人喊著口號,將一門門炸膛的火炮推進(jìn)水流湍急的渾江。
士兵們將戰(zhàn)死的同袍尸體,小心翼翼抬到車上,整齊擺好,再用白布蓋著,周圍壓上石頭,防止白布被風(fēng)雪吹翻。
三千五百多具尸體裝滿牛馬車。
在數(shù)千人注視下。
劉招孫赤膊半跪在江邊前,用匕首劃開手掌心,讓鮮血流淌頭頂。
雙手?jǐn)傞_,舉過頭頂,仰望天空,皆是血跡。
忽然,劉招孫將鄧起龍死時穿戴的魚鱗甲高高舉起,奮力向北揮動。
“遼鎮(zhèn)兵,遼鎮(zhèn)兵,遼鎮(zhèn)兵,歸去來兮!
“宣大兵,宣大兵,宣大兵,歸去來兮!
“薊鎮(zhèn)兵,薊鎮(zhèn)兵,薊鎮(zhèn)兵,歸去來兮!
“戚家軍,戚家軍,戚家軍,歸去來兮!
三萬虎賁,胡不歸!胡不歸!”
喊了三遍,最后聲嘶力竭,跪倒在地,對著渾江叩拜三次,撕心裂肺嚎啕大哭。
渾河滾滾流去,幾千明軍放聲悲哭,寒風(fēng)凜冽,仿佛有鬼魂抽泣。
康應(yīng)乾拉著喬一琦上前攙扶起劉千總。
活人死人走上回家的路。
裝滿同袍尸體的牛馬車,在崎嶇的山道上吱呀前進(jìn)。
東路軍殘兵就跟在馬車后面,步履如鐵,雪地里留下他們深深的腳印。
昏暗的天空下,遼東原野如地獄幽冥,這支軍隊無聲無息走向黑暗,每個人的腳步卻是極為堅定。
這支堅定前行的人馬如同一條黑色河流,與渾江流向相反,一路向南奔騰而去。
每天都有無數(shù)小溪匯入這條黑色,陸續(xù)有些潰兵返回大部隊中。
除了力戰(zhàn)不支潰退的浙兵,當(dāng)日最先逃跑的朝鮮兵和湖廣兵皆被斬首,他們中很多人潰逃后在周邊搶劫百姓糧食,幾戶人家被潰兵屠戮。
參與搶劫的潰兵人頭被長槍高高掛起,由鎮(zhèn)撫司舉著到各營示眾。
劉招孫又給各營戰(zhàn)兵補(bǔ)發(fā)了這兩日的軍餉,錢都是從建奴身上繳獲來的,還有部分是喬一琦借給他的。
目睹那些潰兵下場,幸存士兵又驚又怕,直到此時,他們才知何為軍紀(jì)。
士兵們慶幸自己堅持到了最后,沒有潰逃。
收到餉銀,得到劉千總勉勵,這些漢家男兒漸漸升起軍人的榮譽感。
康應(yīng)乾見劉招孫斬殺潰兵數(shù)百,殺得是人頭滾滾,看的他膽戰(zhàn)心驚。
他勸說劉千總不要和丘八一般見識,那些百姓死就死了,潰兵兵打過幾次大仗,以后就是精銳了,不能殺。
劉招孫以為,兵士潰逃一次,便有第二次。無故殘害百姓,與匪何異!若放過他們,自己就不用帶兵了!
“戚帥兵法,軍中潰敗,除無辜被裹挾者,力戰(zhàn)不支者,其余全部斬首!何況他們還敢屠戮百姓!”
“末將心存慈悲之心,但絕不會放過一個該殺之人!便是有一萬人違反軍紀(jì),也全部斬首!絕不姑息!”
“觀古今強(qiáng)軍,無一不是以軍律嚴(yán)苛著稱,人人皆想求生,若今日開了口子,明日這幾千人遭遇建奴,必將是場大潰敗,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