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曹操經張邈引薦與孫堅相見。
董祀朝孫堅望去,只見孫堅果然如史書所寫“生得廣額闊面,虎體熊腰”,那身形竟比曹操又高大威猛了不少。普通人看到他都會不自覺地敬畏三分。
兩位討董悍將見面之后,不約而同地上前伸出雙手熱烈相握,一副惺惺相惜的知音厚重感。
“孟德大人,久聞大名,今日有幸一見。”孫堅說。
曹操立即回復:“文臺才是聲名遠揚呢。”
兩人落座。董祀及鮑信,張邈等人在一旁作陪。
曹操問孫堅:“以袁紹為主的關東聯軍同盟,均不敢與董卓的西涼軍決戰(zhàn),為何文臺兄敢與那董賊交手?”
孫堅答:“我與董卓曾經算是同事。中平三年,邊章、韓遂在涼州制造騷亂。當時董卓任中郎將,受朝廷指派前往抵御討伐,未見成效。朝廷又派司空張溫代理車騎將軍,赴西部討伐邊章等亂兵。因我早年有平叛內地賊人功績,故張溫奏請朝廷讓我參與軍事,在他手下為將。故此我對董卓,對他的部將以及用兵方法有一定了解。”
曹操點頭:“原來如此。文臺知曉董卓的一些內幕?!?br/> “我對他的脾性和為人,也都有所了解?!睂O堅說:“作為一個軍事將領,他作戰(zhàn)指揮還是有一套的。他善于動腦筋,機動靈活。所以他在西部以及羌族中有一定威望。但他人品極差,一直都是目中無人?!?br/> “這么說,文臺與董卓有過接觸?”
孫堅答:“張溫率部駐扎長安時,用朝廷詔書召見董卓,董卓拖延時間,過了好半天才來。張溫責備他,他應對時頗為出言不遜。當時我正好在座,見此情形便悄悄對跟張溫說:“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應當以不按時應召前來之罪,按軍法殺掉他??墒菑垳貐s說董卓在隴、蜀一帶享有威名,現在殺掉他,西進討伐沒有依靠了?!?br/> “哦,張溫心慈手軟?!辈懿俚馈?br/> 孫堅說:“我又對張溫說,您親領皇家軍隊威震天下,還依賴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談話并不想聽您的。他對你輕薄無禮,這是第一條罪狀。邊章、韓遂胡作非為已一年多,應當及時進討,而董卓反說不可,沮喪軍心疑惑將士,這是第二條罪狀。董卓接受重任而毫無戰(zhàn)功,召其前來又滯緩不前,反倒狂妄自傲,這是第三條罪狀。古時名將帶兵臨陣,如果不果斷斬處違犯軍紀者顯揚威嚴,于是就有了穰苴斬莊賈、魏絳殺楊干的事。現在您對董卓留情,不立即斬殺,如此必然使軍威受到損虧。可是張溫仍然不忍心執(zhí)行軍法,還讓我暫時先回軍營,擔心董卓會懷疑我。”
曹操說:“你做的很對。正是張溫這種人的軟弱無能膽小怕事,才讓董卓這種老賊得以猖狂逞兇?!?br/> 孫堅接著說:“如今,張溫自己也被董卓殺了。如果當年他聽我的話殺了董卓,怎會有今天被殺,怎會有董賊挾持天子亂了朝綱的局面?”
曹操與孫堅兩人越說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覺。
一旁的董祀不免心中暗喜。孫堅的個性和軍事才能均與曹操不相上下。但他的情商與知人善任方面,似乎就不如曹操了。史書記載,他竟與袁術聯手合作,最后死于為袁術討伐劉表的戰(zhàn)役中。真是可惜了一個天才。
此時此刻,董祀只希望曹操與孫堅聯手,為清除董卓這個惡魔共同戰(zhàn)斗。
曹操說:“文臺兄,以袁紹為主的關東軍不去進攻董卓,反而搞內亂窩里斗。只有咱倆目標一致——共同對付董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