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民戶聚居地走了一圈后,果然見到有十多戶民戶門旁釘了一個木牌。
這個木牌上用紅漆寫了戶主的名字,還有全家人的姓名,記錄得頗為周全。其實每個里長甲長,對自己管轄下的人數(shù),心中都是有一本賬的。
但這樣身體力行的把這些信息規(guī)范起來的人,王瑞卻只見到了這一個。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一個人算不算是人才,便在于你有沒有沉下去、實實在在地去干。
王瑞看到這一切之后,心中不由得一陣狂喜,當即便叫一個親兵去通知這個里長過來。
小半刻功夫后,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四平八穩(wěn)地跟著親兵走了過來。
這人看著三十多歲的樣子,衣服雖然打了補丁,但卻洗得頗為干凈。他眼睛閃著精光,一副精明能干的模樣。
等他拱手行禮問好之后,王瑞這才笑著問道:“先生可是中過秀才?”
這明代有一個講究,就是:中了秀才、有了功名的人,是見官不跪的。所以,要說尊重知識和人才,可能這大明在歷朝歷代都算是第一吧。
當然,這份優(yōu)待也僅僅是針對儒生而已。
王瑞見這人見到自己后,態(tài)度不卑又不亢,只是客氣地深施一禮,卻并不磕頭下跪,所以便有此一問。
“是的,大人!學生十六歲時便就中了秀才。后來因為家道中落,便由同年引薦,做了那縣里典吏,生活倒也還過得去。無奈這滿虜韃子猖獗,學生親人妻兒被殺、家園被毀,方才流落此間。學生時時痛恨自己身體柔弱,不能提三尺長劍,誅滅滿虜,復我遼民家園!悲莫勝焉!”這人悲憤地淚流滿面地說道。
“先生萬勿悲哀!留著這有用之身,他日定可為家人報仇!再說了,這誅滅滿虜,也不是要人人都上戰(zhàn)場的。這管好民事,做好工坊雜務,也一樣是支援了前線!”王瑞安慰他道。
“多謝大人寬解!聽說大人此次斬得滿虜首級無數(shù),可否容學生一觀?”這個里長擦去眼淚,又拱手問道。
“哈哈!你說這事呀?有何不可?現(xiàn)時便隨本官同去吧!”王瑞豪爽地大笑著道。
王瑞心里知道,這人可能早就聽說了浮山軍和即墨營此次出去消滅了幾千建奴,砍回了上千建奴首級的事。但聽他剛才講的話,估計他多半是不信的。
所以,王瑞便當即干脆表示,帶他同去觀看。王瑞有信心相信,看到那些滿虜貨真價實的首級后,這人一定會死心踏地地跟隨自己。
半刻功夫之后,王瑞等人便進了軍營的倉庫。
這個里長,一一觀看著堆積如山的滿虜首級,他也顧不得腥臟,時不時還分開這些首級牙口細細查看。
圍著首級堆看了好一會兒之后,他突然快步走到王瑞面前,撲通一下跪下哭喊道:“大人神威!大人算是為我遼東漢民報得些許仇恨。學生潘大秋,代這天下受苦受難的遼東漢民們,拜謝大人了!”說完后,他開始砰砰啪啪地叩起頭來。
王瑞措不及扶,這潘大秋幾個響頭磕下來,額上已是青紅一片。
“潘先生快快請起!誅滅滿虜,保家衛(wèi)民,正是我輩漢家男兒本分!先生如若有意,也可隨某一起去殺那建奴!”王瑞趕緊扶起潘大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