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就好!”
掌柜的點頭,做他們這行的,表面看來很賺錢,實則不然,一般賣身都是過不下去日子的,面黃肌瘦。
就這幅尊榮,賣到大戶人家誰要啊,看著都晦氣,所以他們就得給人補養(yǎng),吃飽穿暖,有些底子的,還要學(xué)習(xí)女工,琴棋書畫,只為多點身價銀子。
詩情畫意正直好年華,又不用調(diào)教,轉(zhuǎn)手就能發(fā)賣。
正好前幾日有個做生意的大戶,想在邊城置外室,要給個百八十兩謝禮,他迫不及待地要賺錢。
黃記牙行就因為做的是正當生意才不賺錢,掌柜的也很無奈啊!
“夫人,你家的院子十幾間屋子,光打掃就很費力氣,難道不考慮買個下人幫忙?”
掌柜的做交接,結(jié)清銀子,他看李氏不像有力氣的樣子,就開口勸道,“我這有個丫頭,力氣大,能干活,只要二兩銀子,你們要不要?”
掌柜給伙計一個眼色,于是,伙計上前來,把人帶到后院。
他們這養(yǎng)不起人,其實不給銀子,掌柜的也愿意出手啊!
今兒說什么都要把人忽悠出去,不能再砸手里了!
李氏不想買人,自家日子還沒過好,買個下人不像話,但是想到將來做生意,娘幾個忙不過來,簽訂死契的通常比較靠譜,不會亂說話。
后院里,一個黑壯的丫頭正在劈柴,她很賣力氣,一點都不糊弄,身邊的柴禾堆得和小山一樣。
伙計介紹,劈柴的小子叫陳招娣,爹娘早逝,叔嬸嫌棄他能吃,就把人賣給牙行,簽了死契。
倒也不是陳招娣叔嬸狠心,那一大家子,也是有苦衷的,他叔斷腿,日日喝藥,他嬸子靠給人縫補,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人,過的不容易。
邊城鬧雪災(zāi),家里沒存糧,也沒壯勞力,幾口人還要吃飯,陳招娣頓頓吃不飽,他嬸子逼得沒辦法,只能上門求助。
“她才十二,在城里找不到活計,他嬸子求我們掌柜,不要賣身的銀子,只求能給他找個吃飽飯的人家。”
掌柜要給銀子,陳招娣的嬸子拒絕了,說是沒臉拿侄女的贖身銀子。她得空,偶爾還拿點積攢的零嘴,來看這個侄女。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不能因為陳招娣的叔嬸賣了她,就說對方為人狠毒,其實,有時候真是用心良苦。
陳招娣也知道,每日都在用心做活兒,但是她吃的實在多,自己一個人,幾乎是他們四五個漢子的飯量。
“之前她被賣出過一次,不出三天,對方就把人送回來了。”
伙計哭笑不得,還記得那人一臉哭了的表情,一頓吃十個饅頭,誰受得了啊!
“夫人,我們只要二兩銀子,之前她的伙食錢。”
伙計心里沒底,新糧還沒下來,青黃不接的,買個飯桶回去,遭罪啊!
但他沒辦法,只能昧著良心忽悠,不過他說這些不摻假。
“好,就要她。”
李氏不假思索地,指名點姓,要招娣。力氣大,能干活,不躲懶,正是她需要的。
至于以后家里多個飯桶,她考慮買田地,然后把田地佃出去,每年換點口糧。
別人家缺糧食,對于自家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小丫空間的糧食十幾年二十幾年都吃不完,還能繼續(xù)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