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國后曾建統(tǒng)軍元帥府,以朱文正為大都督,節(jié)制天下兵馬,其中京城共有四十八衛(wèi)軍,后來又分為前后中左右五軍都督府,共有官兵二十多萬。
后來朱棣登基,又改京營為三大營,即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土木堡之后,于謙改三大營為十團營,并以文官總督京營,開始了文官統(tǒng)領(lǐng)軍權(quán)時代。
到了嘉靖時期,又恢復(fù)三大營,只是將三千營改為神樞營,并遣派御史另募新兵四萬,共籌十四萬之?dāng)?shù)。
萬歷三大征之后,朝廷忙于內(nèi)訌黨爭,致使軍務(wù)廢弛,到如今朱由校的手上,由于錢糧大部已用于關(guān)寧鐵騎,更有吏治腐敗的原因,致使京營部隊早已是名存實亡,士兵實際人數(shù)已不足十萬,其紀(jì)律更是散漫。
如今雖是皇帝陛下朱由校要來,但由于是大雪天,京營數(shù)萬大明軍隊早已受不了在這樣的天氣里久待。
許多人直接就開了小差,悄悄的逃了出去,有的人則干脆原地跺起腳來,或者七八個人圍在一堆直搓手。
唯獨就盧象升和他的家將依舊如筆直得站在原地,另外一人就是鰲拜,此時的他雖已經(jīng)投靠大明,但對大明的這些軍隊卻是嗤之以鼻。
而成國公朱純臣也看不下去他這些京營里的親朋好友們站在大雪里挨凍受餓,也就不由得勸了盧象升一句:“盧侍郎,風(fēng)雪這么大,陛下只怕不會來了,要不我們讓將士們都撤了吧,沒必要白白的在這里受凍,畢竟這要是凍狠了,我們也沒法向那些勛貴們交待?!?br/> 雖然,土木堡一戰(zhàn),折損了不少勛貴,但在京營中,仍有許多勛貴子弟充任京營武官。
這些人大多數(shù)都跟大明皇室有些親戚關(guān)系或者是對大明朝有大功的人。
因而也沒人敢動這些人,即便是素來治軍嚴(yán)明的盧象升在提督軍營后,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這些勛貴子弟嚴(yán)加管束,以正軍法。
盧象升也向朱由校反映過,但由于這些日子,皇帝朱由校一直抽不開時間,京營的事就一再被擱置。
好在三日前,自己陛下終于派人來傳旨,說今日申時三刻要檢閱并整肅京營。
盧象升自然是興奮不已,見皇上親自整肅京營,他本想著提前帶領(lǐng)這群京營兵們好好練練,但誰知這些京營官兵一個個都跟大爺似的。
即便是今日是陛下親自檢閱的日子,這些人也一個個散漫的不行,眼見開始下大雪,一個個就吵著要走。
這些人都是陛下的皇親國戚,算得上陛下的自己人,盧象升不敢打也不敢罵,畢竟誰也不知道把這群大爺逼急了告到陛下那里去,陛下會不會為了安撫這群勛戚而拿自己做替罪羊。
所以,對于朱純臣的提議,他雖不同意但也不敢攔著,便只道:”國公爺,你既是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協(xié)理京營,就應(yīng)該明白軍令所致,不得不從的道理,只要是皇上旨意沒到,就不能妄動?!?br/> “去他娘的軍令不軍令,老子就不相信陛下他會因為這殺了他這個姑老爺!”
朱純臣是駙馬,其妻子是萬歷皇帝之女,因而算起來的確算得上是朱由校的姑父,也正因為此,他才有恃無恐,將手里的紫砂壺往地上一摔就帶著自己的人往外走去。
幾個勛貴子弟見此也跟了來,見到盧象升也只是哼了一聲,然后大搖大擺的走了。
盧象升氣的是拳頭捏的咯嘣直響,要不是因為這家伙是駙馬爺,他甚至都要直接殺了這人以儆效尤的沖動。
……
“陛下駕到!”
一聲高呼過后,朱由校的儀仗就進入了京營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