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某處小宅。
賀睿之面前擺著一本泛黃的佛經(jīng),考古的屋子內(nèi)飄蕩著裊裊青煙。
在賀睿之身邊的封嫣專心致志地煮著茶,動作很輕柔也很溫柔,今天有一個她很看重的客人到訪。
屋內(nèi)非常安靜,賀睿之是個追名逐利之人,但是修起禪學(xué)來也是頗為認(rèn)真。
封嫣也是個喜歡安靜的人,她喜歡這種坐在一邊專心做事的感覺。
不多時,一個小沙彌引著一個少年和兩個護衛(wèi)走到了屋外。
小沙彌恭敬道:“賀先生,李施主到了。”
賀睿之聞言緩緩睜開雙眼,溫聲道:
“了凈,你且下去吧,派人守好院子,不要讓人打擾?!?br/> 小沙彌聞言雙手合十與李曉躬身行了一禮之后便轉(zhuǎn)身向院子口行去。
“此間屋內(nèi)只有貧僧與嫣兒兩人,世孫殿下若是不介懷的話,不妨讓兩位壯士稍作歇息。”
似乎是怕李曉不答應(yīng),賀睿之繼續(xù)道:
“嫣兒聽說您要來,更是備了上好的雨前龍井的明前茶。”
李曉聞言也知道如今是自己的把柄在對方手上,在這種小事上也沒有什么好計較的。
當(dāng)即和二虎打了一個眼神之后,便徑直推門而入。
賀睿之見李曉只身進(jìn)屋,先是滿意地笑了笑,雙手合十行禮道:
“世孫殿下好膽量,好手段?!?br/> 李曉也不搭理賀睿之,先與封嫣頜首示意了一下之后,便自顧自地坐在了一張蒲團之上。
這老小子在楊柳胡同陰了他一把,又是拿漕糧要挾自己的手書。
兩件事一加起來,李曉自然對他沒什么好臉色。
封嫣原本正專心地擺弄著手中的茶具,看到李曉的到來先是下意識露出一抹嫣然的笑容,隨后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立馬收起笑容,只是輕輕頜首還禮。
這也讓一直在旁邊暗中觀察的賀睿之心頭一動,一些巧思涌上心頭。
賀睿之見李曉不搭話,繼續(xù)自顧自道:
“殿下在城南創(chuàng)建的證券行,這種玩法真是開創(chuàng)了大齊商史的先河,嚴(yán)樊背靠嚴(yán)閣老,滿京六部十三司皆為其驅(qū)使,卻也被殿下逼得節(jié)節(jié)吃虧。”
“若是殿下這種玩法能普及全國,這青史之中怕也是要留下您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曉一邊冷笑,一邊死死地盯著賀睿之。
明眼人都知道,證券行的玩法適合在一個穩(wěn)定的市場之中,如今信息科技并不發(fā)達(dá),各地情況不一。
這種玩法最多也就是在幾個大城市可以鋪開來,其他小城市沒這種經(jīng)濟體量也沒這種必要。
從來只聽說過米粒堅的股市,大霧都的貴金屬交易市場,卻是沒聽說過哪個落后國家有這些的。
眼見這個禿王八到現(xiàn)在還在和自己裝傻,現(xiàn)在誰看不出來京城中真正下場對付李曉,對付漢王府的哪是什么嚴(yán)樊和嚴(yán)松,分明就是天啟帝!
在李曉眼中賀睿之是一個很分裂的人,不談事情的時候,這老禿驢不怎么開口,聞言都是合十微笑,一副老禪僧的模樣,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什么得道高僧。
但是這貨一但開口談事情,滿嘴的阿諛奉承、機鋒陷阱、利益交換。
李曉輕輕敲了敲桌子,冷笑著打斷道:
“賀先生,我這次來主要是為了您手中的那封手書而來,有何要求您盡管提便是,大家都是明白人,無需如此?!?br/> 賀睿之聞言接過封嫣遞來的茶杯,喝了一口,打了一句機鋒:
“殿下,真的都明白?”
封嫣給賀睿之遞完茶之后便輕輕起身,一身窈窕的身姿籠在寬大的緇衣之下,緩步走向李曉的側(cè)邊,安安靜靜地從側(cè)面將茶杯遞給李曉。
李曉卻是沒有接過茶杯,只是一皺眉對賀睿之道:
“不是你自己說的你代表浙東南的士紳么?不是他們有所求么?”
賀睿之聞言搖了搖頭:
“我曾與殿下說過,我們要做天大的事,幫殿下拿下漕糧只是舉手之勞,拿著您的手書我們又能有什么要求呢?”
“要個重要官位?還是哪件大事上要您幫襯?若是如此,大把的銀子使下去,這些事情嚴(yán)松也能替我們辦到。”
李曉有些被氣笑了,只感覺賀睿之等人有點坐地起價的意思,反問道:
“不要官,不要錢,也不要謀事,怎么著,難道還要我?guī)湍銈兤鸨旆??再轉(zhuǎn)手將我這李家江山送給你們浙江佬?”
李曉不接過茶杯,封嫣依舊安靜地跪在一邊作奉茶狀,神情也不帶絲毫變化。
賀睿之卻是不管這些事,不答反問道:
“殿下可知道,早在幾十年前,大齊百姓說起蘇州人都會說一句什么?”
“南蠻子。”
賀睿之自問自答道:
“幾十年前在蘇州出現(xiàn)了幾個讀書人,他們自詡?cè)迳?,一個個自比前朝名士,行事做派無一不效仿古人。”
“幾十年后,東林黨人就變成了士林的代表,在百姓眼中甚至將讀書人和東林黨劃了等號,只要是東林黨便是君子,不是東林黨便是奸佞小人。”
李曉看著賀睿之,不知道對方話里的意思。
賀睿之繼續(xù)喝了一口茶道:
“殿下以為東林黨便是靠著輿論作秀起家的?呵呵,那起子的手段,可不比您差!”
“幾十年前的東林黨擅長琴棋書畫,書房之中紅袖添香,房中婢女耳聞目濡之下也都是有幾分才情的?!?br/> “而時值宮中大選秀女,您也知道大齊太祖的規(guī)矩,宮中秀女都必須出自良家子,杜絕外戚干政的可能,而東林黨靈機一動,您猜怎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