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改造是一個大類,最常見的就是電影中所演的那種器官替換,少一點兒的換胳膊換腿,狠一點兒的換換內臟,如果想不開,那就除了大腦其他全部換掉!不過這種玩法兒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從倫理道德上來講,這樣換來換去,還有多少部分是“人”?
李云龍當然不能這么玩,為了快速修成血河法身,李云龍打算使用雙修之法抄近路,需要的是配合自己修煉用的鼎爐,不是在戰(zhàn)場上開無雙的金剛芭比。
一般說到修行,人們想到的總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主人公吃足了苦,受足了罪,旁邊還會有個老人告訴他,修煉不要想著借助外物,那是邪道,修煉不要想著走捷徑,那也是邪道,終于在幾十年后,神功大成,揚眉吐氣!
是不是很有熟悉感?但很遺憾,以上這些基本上都是騙人的,是某些人刻意斷章取義制造的謬論!至于為什么有人要刻意制造這種謊言用來蒙蔽大眾,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跟儒學發(fā)展后干的活差不多。
儒家本來不過是諸子百家之一,又稱儒教,在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才成為學術上的主流。其中因為孔壁藏書,對儒家學術傳承做出巨大貢獻,后世儒學弟子將孔夫子供為儒家圣人?,F(xiàn)代人一想到儒家弟子最容易想到的形象,要么是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描述的固執(zhí)卻落魄的讀書人,要么就是電影倩女幽魂中寧彩臣那種相貌英俊卻百無一用的書生。可實際上呢?儒家弟子被要求學習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除此之外還需要學習君子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請注意,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基礎!所以按照培養(yǎng)君子的理念,按照古代儒家標準所培養(yǎng)出來的弟子,絕不可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那是縱馬疾馳,腰間佩劍背上有弓的儒生!頭腦中有各種成系統(tǒng)的文化知識,身體上經(jīng)過專門的訓練,所謂文武雙全并不是一句空話!就以孔夫子本身來說,孔老先生的形象就和文弱書生的形象完全不同,據(jù)史書記載,孔子繼承了父親的英勇,臂力過人,身高九尺三寸,換算成現(xiàn)代度量衡身高超過一米九,善飲酒,能服眾。青年時候就當過倉庫管理員,牧場管理員,因為能力出眾不斷積功提升,51歲的時候,已經(jīng)當上了魯國的市長,一年后又當上了建設部長,后來又升到公檢法的最高負責人,五十六歲的時候已經(jīng)升職到代理宰相兼管外交,后在政治斗爭中失敗,于是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在過程中遇到許多危險,自己拔刀子上去砍人也不是一次兩次,68歲的時候結束周游返回魯國,因為政治上的不得意,所以將大量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yè)當中,后來終被儒家弟子奉為圣人!
儒家的這套東西畢竟更偏近學術方面,我們還是來舉兩個更加貼近大眾的例子吧!相信古典名著《西游記》大家都有所了解,其中孫悟空拜在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坐下,在孫悟空之前有師兄,在孫悟空之后有師弟,憑什么最后只有孫悟空名動天下?除了本身的天賦有差距外,最重要的當然是菩提老祖密付孫悟空金丹訣要,并傳72般變化,筋斗云之法!這其中的道理,嘿嘿!
清末民初的時候,文壇出了一位奇才,筆名還珠樓主!寫出了顛覆文壇的經(jīng)典著作《蜀山劍俠傳》其中作為峨眉派核心弟子的三英二云,對上那些修煉多年的旁門劍仙,非但沒有任何尊敬,反而蹬鼻子上臉,肆意辱罵,除了仗著有峨眉派在背后撐腰,手上的硬實力也是重要因素!同樣是峨眉弟子,比他們年長的師兄師姐還在被那些旁門劍仙欺負,他們憑什么有那么強的硬實力?大家學習的都是峨眉的教材,難道那些師兄師姐們這些年都修煉到狗身上去了?說穿了就是主角特權,天生就比配角高出一頭,修為不夠丹藥來湊,各種靈丹妙藥可了勁兒的吃!光憑嗑藥還是打不過人家怎么辦?上裝備上外掛!那些旁門劍仙還在苦逼的自行修煉,三英二云這里已經(jīng)被自家?guī)熼L,自家祖師,自家親朋好友,各位前輩高人用各種奇珍異寶,從頭到腳一直武裝到了牙齒,就這樣還是上去打不贏怎么辦?沒辦法,那就只好不要臉了,我老人家親自出手!最終峨眉派大獲全勝——全書完!
這樣一比較,相信諸位讀者老爺能夠有慧于心!那么什么才是真修行?求“真”就是真修行,所以修行又被稱為修真!至于怎么達到這個目的,各家各派就各有手段了,李云龍所主張的學術理論接近道家,講究的就是借假修真!其中玄妙難以盡述,對于普通人來說,簡直匪夷所思!
就拿對薩納的改造來說吧,改造的目的是讓薩納成為李云龍自己合格的鼎爐。這里所說的鼎爐并不是那些修煉外丹的道士所使用的工具,而是從字面意義引申,特指雙修之法中的一支,應該歸類到房中術——泥水采戰(zhàn)法當中,專門用來配合男性修煉者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