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一定是他?!?br/> 書院門口,林景鈺帶著貼身侍女,上了自家的馬車,心頭還在怦怦狂跳。
兩天之內(nèi),那人竟然連續(xù)救了自己兩次。
兩次救命之恩,不知如此才能還得清。
林景鈺本身的境界不高,在上三境的強者面前不值一提。但以她的年紀(jì)來說,能有第三境的修為,已經(jīng)是罕見的修行天才。
只是,她所修行的流派,在第四境之前,并不擅長戰(zhàn)斗。
她的流派,名為樂者。修行的是音律之道。
這件事,極少有人知道。
書院的幾位大儒是知道的,實際上,她也是書院的記名弟子,拿的是親傳弟子的身份牌。
正因為如此,她才有資格在那么重要的書庫里看書到夜晚。這是親傳弟子的特權(quán)。
林景鈺到了第三境后,就擁有了分辨不同的真氣的能力。
每個人的真氣,都是有差別的,就算是修練同一門功法的師兄弟之間,彼此的真氣也會有細(xì)微的不同之處。
昨天,林景鈺就發(fā)現(xiàn)了,那位救命恩人的真氣極其特殊,跟她所見過的所有真氣都不一樣,有著巨大的差別。
剛才,她一醒過來,就感應(yīng)到空氣中殘留的真氣,跟昨天那位救命恩人的真氣擁有著相同的本質(zhì)。
她就知道,一定又是那位恩公救了自己。
這件事,林景鈺剛才沒有跟書院的幾位大儒說。
她蘭心蕙質(zhì),心想那位恩公既然不想露面,自己要是說了,很可能壞了恩公的事。所以,她沒有提這件事。
…………
另一邊,陳牧無聲無息地回到住所,感應(yīng)著刻在腦海中的那道劍意,心中油然生出一絲喜悅。
“果然是那門劍法?!?br/> 青蓮劍訣,是某個位面的劍仙李白所創(chuàng)。
而且,不論哪個小說的位面,劍仙李白基本上都是傳說中無敵的存在。
這門青蓮劍訣,位階還在圣心訣之上,修到最高境界,可以憑借一把劍,飛天遁地,出入青冥,殺人于千里之外。
更重要的是,只要陳牧能悟得其中的劍意,就能夠練成這門劍法。不需要依賴外物。
“太好了,有了這門劍訣,就有了突破到下一個層次的道路。”
陳牧欣喜地想道。
不同的力量體系,對境界的劃分有一些區(qū)別。
在大魏朝,將第九境以上,稱為陸地神仙。
而青蓮劍訣,則叫元神境。
陳牧看過不少前人的游記,大多都是書院之前的弟子所寫,據(jù)說,這個世界,已經(jīng)有幾百年沒有出現(xiàn)過陸地神仙般的人物了。
現(xiàn)如今,第九境是世間頂層的力量。
至于其中的原因,寫書之人似乎都諱莫如深,不敢提及。
陳牧覺得沒那么簡單。
要知道,按照正史記載,在大魏之前的朝代,陸地神仙級別的人物,就沒有斷過代。每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有陸地神仙級別的人物的身影。
前朝跟現(xiàn)在的大魏朝,簡直就是兩個畫風(fēng)。
前朝完全就是仙俠世界,主宰天下的,都是飛天遁地的仙人。
到了當(dāng)今的大魏,一下子就退到了武俠世界,九境武者雖強,在戰(zhàn)場上,也無法以一敵萬。
能主宰這個世界的,只剩下幾大勢力,大魏朝廷,北蠻金帳,西邊大漠的一眾佛國。
現(xiàn)在,還有加上在大魏南方襲卷了兩個大州的叛軍。
至于像書院,還有幾個傳承了數(shù)千年的圣地,就連魔門這樣歷來喜歡搞風(fēng)搞雨的邪道門派,全都夾起了尾巴做人。
讓人很好奇,這中間,到底出了什么事?
許多記載,都語焉不詳?shù)摹?br/> 陳牧也僅僅是好奇而已,沒有打算花精力去查,有那時間,還不如多練一會劍。
他的心思,很快就回到了劍法上面。
劍法,他得到過很多,比較經(jīng)典的,像《獨孤九劍》《天外飛仙》《奪命十三劍》等等,他都會。
不過,他沒有放太多精力在上面。
最初三年,陳牧擔(dān)心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練武的事情,主要的精力放在長生訣的修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