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恢復思維開始,霍古就處于劣勢,因為單細胞集群并沒有‘視覺’,非常被動。
只有當那些外來細胞與單細胞集群發(fā)生接觸時,霍古才能夠獲悉到對方的存在。
如果是當初的人類軀體還好,即便沒有視覺,也可以通過皮膚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感受液體流動的方向,來判斷周遭存在的物體。
可問題是,霍古目前所寄宿的單細胞集群實在太過簡陋,所以這種事情也同樣難以辦到。
要抵御那些外在的威脅,霍古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實行被動防御,而這個被動防御的關鍵,就在于細胞壁。
“噬菌體的主要攻擊方式就是感染,緊接著鳩占鵲巢,在寄生細胞內(nèi),大量復制自己的子體,在達到一定數(shù)量后,以各種方式,由內(nèi)而外的破壞細胞膜和細胞壁……”
“所以……防御這種敵人的關鍵就在于,最開始的感染階段,只要破壞了這個環(huán)節(jié),那些家伙就暫時拿我沒轍?!?br/> 于是,一個問題就這樣擺在霍古面前——它該以何種手段破壞噬菌體的感染階段?
能防御噬菌體的關鍵就在于細胞壁,只不過,這只是霍古大略的想法,具體細節(jié)是什么樣,還沒想好。
“當初的那個溫和型噬菌體是以注射的形式,繞過負責防御的細胞膜,將自己的基因植入到單細胞內(nèi)……”
“如果細胞壁足夠厚,縫隙足夠小,只容許小分子團物質(zhì)進出,嗯,這樣的話,就能很好的起到防御作用?!?br/> 有了一個大致的方向,在補充細節(jié)方面就快了很多,霍古并沒有耗費多少精力,就將細胞壁的出行給敲定。
忽然,霍古想到了什么。
“等等!如果是像一些流感病毒那樣,有意破壞自己的蛋白質(zhì)外殼,直接輸送基因片段,繞過細胞壁的小分子空隙的話……”
“只有專攻型,效果才能發(fā)揮到最大,要是在讓細胞壁兼顧篩選的功能,那保護作用就……”
霍古的注意逐漸轉(zhuǎn)移到細胞膜的位置。
“篩選功能就交給細胞膜來完成好了,防御的工作就交給細胞壁來完成?!?br/> “如果細胞壁能被突破,那細胞膜的防御也不會起到太大作用,畢竟‘兼顧型’的終究比不上‘專攻型’發(fā)揮的效果大?!?br/> 為了更好地進行比較,霍古將基因鏈內(nèi)那部分噬菌體蛋白質(zhì)空殼的基因給解旋復制。
不多一會,那個噬菌體蛋白質(zhì)空殼就呈現(xiàn)在霍古的面前。
“這個……”
當看到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空殼時,霍古犯難了。
有了實物上的對比,它這才發(fā)現(xiàn),噬菌體非常小,如果說,作為寄宿體的單細胞是棟高樓大廈的話,那噬菌體就是人或者一只寵物狗的體型。
這確實和它想的出入性很大。
“也就是說,細胞壁的開口要設計到只能通過單個小分子的程度,才能起到阻攔噬菌體的作用?”
就在此時,又有一個意外來客,與單細胞集群相遇。
正如霍古擔心的那樣,微生物界的殺手,是一個噬菌體,而這次,上天不打算再繼續(xù)眷顧霍古和這個單細胞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