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太子了解了下勛貴情況
王竑被朱見濟這么一大段話給憋住了。
重點是這些年來,有了太上皇朱祁鎮(zhèn)這個“大明戰(zhàn)神”的對比,景泰帝的形象還真被烘托成了英明之主,功績也擺在大家面前,是無法否認了。
于是王竑神色一正,果斷朝著景泰帝認錯,“臣此前說話有誤,還請陛下責罰?!?br/>
景泰帝被兒子那一頓猛夸都快飛起來了,哪里有空關心王竑的道歉?
他激動的握住王竑的手,表示自己一點都不在意,“愛卿不必如此,你也是一心為國,方才勸諫于朕的?!?br/>
“即便太子說了天意不在于朕,朕也會依愛卿的話,多多自省修身,不負大明江山社稷?!?br/>
高谷也隨之附和,讓景泰帝飄飄欲仙,快感跟他做操時一樣的猛烈。
但是問題仍然存在——
如果引起老天爺不滿的并非景泰帝,那么還能是誰?
此時能稱得上操盤手的有三位,分別是景泰帝,通過皇帝施加自己影響的皇太子,還有實際宰相于謙。
第一位的嫌疑已被兒子洗白,第二位曾經(jīng)有過太宗托夢,必然是受上天眷顧的,第三位的功勞大家看在眼里,誰也無法否認。
所以只能往前推了。
黑鍋只能由太上皇朱祁鎮(zhèn)來背。
但是作為臣子,某些東西可以心知肚明,卻不能說出來。
朱見濟既然利用王竑的話開了這個頭,那肯定得把它續(xù)下去,不然下面沒有了,豈不是跟太監(jiān)一樣?
“天災頻頻,想來是太上皇居于南宮,仍然不思悔改之過!”
前面已經(jīng)有了鋪墊,朱見濟毫不客氣的將這句話拋出來,引得在坐的兩位朝中大員紛紛色變。
高谷率先驚慌的說道,“太上皇已經(jīng)退位數(shù)年,何須至此?”
“這個孤可不知道,得看太上皇自己如何想的了。”
朱見濟聳聳肩,無所謂的說道。
王竑卻是個直腸子,他左右看看,覺得眼下沒有其他人在場,便直接開口問朱見濟,“太子可是還在擔憂太上皇與陛下爭位嗎?”
不然何必這樣子不給自個兒大伯體面?
景泰帝對此卻是先發(fā)出一聲輕笑,“太子得太宗庇佑,哪里需要擔心此事?”
“朕當初迎回太上皇之前,的確為此擔憂,可朝臣信誓旦旦的告訴朕‘大位已定’,朕自然沒有再掛懷了?!?br/>
這當然是屁話。
景泰帝徹底安心那還得是朱見濟被托夢之后,自覺被祖宗肯定了,他才俯視起自己大哥的。
不過這并不妨礙景泰帝在臣子面前裝樣兒。
“兩位卿家也是歷仕過正統(tǒng)朝的,那時候如何情況,自當明白!”
“如今敢當面說出朕的過失,又何必對太上皇做下的事情視而不見?”
于是王竑高谷沉默,最后待不下去,主動請求退下了。
景泰帝對著兒子笑笑,摸了摸朱見濟的頭毛,“今天青哥兒可真威風,還護著為父?!?br/>
“兒子說的都是真話,”朱見濟理直氣壯的講道,“天災是無法預料的,要怪也只能應在太上皇那邊,哪里能說父皇的不是?”
“對對對,肯定是太上皇有問題!”
“走,咱們父子用膳去,講了這么多話,也是費力氣的!”
景泰帝大笑起來,彎下腰本想著把兒子抱起來,結果尷尬的發(fā)現(xiàn)自己還抱不動朱見濟了。
于是他假裝什么事都沒發(fā)生,從容的拍了拍兒子肩膀,然后父子倆親熱的走出大殿,去找了杭皇后。
他今天心情非常愉悅,打算湊齊一家三口,享受一下家庭的溫暖。
而等吃飽了飯,時間才是下午,朱見濟又去和自己的小伙伴們湊一塊。
柳承慶和張懋因為年紀小識字不夠,理解課文也需要時間,所以還在抱著朱見濟給的小本子研究,時不時驚訝出聲。
朱見濟路過好學二人組時,總能“聽取哇聲一片”,就差當場吟了兩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