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太子安撫了武將
“既然已經(jīng)調(diào)查過了,那我等亦是無話可說?!?br/>
此前站出來說話的那位言官退了回去,假裝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
說到底,武將跟他們的關(guān)系也不大。
一個軍功起來的侯爺被抓被殺,也就那樣兒了,難道還要請清貴的翰林學士給他寫一份祭文嗎?
可文官們意思一下就不管了,武將那邊卻不得不出來真情實感一下。
石亨此前是武將中的第一行列,是極大部分將領(lǐng)羨慕的對象,雖然他性格真的很壞,可當兵的不都這樣?
而且從訊問到抓捕,過去了也就一天,能查出來什么真材實料?
萬一是有人誣陷呢?
萬一是“莫須有”呢?
京城里一點風聲都沒有,一名頂級武將在家里喝著小酒,享受著身邊美女的口舌之快,興奮之處槍出如龍,突然就被錦衣衛(wèi)給抓了,這合理嗎?!
所以就有直腸子,平日又跟石亨有些接觸的武將走出來,再次向小太子發(fā)問,“臣大膽叩問殿下,可否把那些證據(jù)拿出來,讓俺們見見?”
你光是說,那再好聽再有理由也沒用?。?br/>
如果不讓大家都見證了石亨的造反意圖,強行處理了這位軍功卓著的侯爺,那其他武將也會心里不安的。
朱見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畢竟武將集團也是因為五年前的事而元氣大傷了的,要是因保衛(wèi)戰(zhàn)而封侯的石亨,轉(zhuǎn)頭就由于一些奇怪的口頭證據(jù)被抓起來,著實讓他們感到職場壓力,進一步促進頭油分泌導致掉發(fā)。
而武將們雖然和勛貴很相似,都是靠著打仗接觸到了高層權(quán)力,但從根子上又有不同——
誰讓勛貴們發(fā)展的早,屬于大明集團原始股的占有者呢?
大明朝從開國到毀滅,他的宗室制度是一直被人詬病的,因為龐大的宗室被朝廷當豬養(yǎng)著,給國家財政造成了一筆巨大支出。
可很多人都忽略了,除了靠老祖宗賞口飯吃的大明王爺們,還有一大幫子的勛貴,以及地方上世襲的衛(wèi)所長官們。
這些人吃的用的,也都是要朝廷出錢的。
換句話來說,勛貴們即便再落魄再不能支愣,也有皇家給他們兜底,富貴傳家是沒有問題的。
最近新落成的英烈祠,更是給了勛貴們大大的榮光,讓朝野都知道了皇帝對這一方的看重。
此消彼長,武將的地位就下去了。
沒有跟皇帝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無法長期的保持自己這一邊的力量,在原來的歷史軌道上,隨著負責武將職位調(diào)動的長官變成由文官掌控的兵部,他們也就成了“丘八”了。
好在在這個時空里,朱見濟還沒有放棄死的只剩下一口氣的五軍都督府,為武將們保留了部分自主權(quán)。
可他們?nèi)匀恍枰ㄐ耐?,需要來自于皇?quán)的撫慰。
他們不是為了石亨做辯解,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
景泰帝在龍椅上,顯然沒有聽明白武將心里的吶喊,只覺得證據(jù)他都拿出來了,怎么還有人瞎比比?
拖出去先打一頓!
幸虧朱見濟是個明白人。
他在景泰帝出聲之前站出來,表示“此事事關(guān)重大,武清侯一案的確需要詳實查明。”
“如果諸位愛卿有所疑問,下朝后自可以去北鎮(zhèn)撫司處找人要搜查來的證據(jù),孤會著人告訴錦衣衛(wèi)指揮使,讓他放你們通行的?!?br/>
至于什么時候塵埃落定?
那就等著駐守大同的石彪被抓回京城再說吧。
因為擔心叔叔事情暴露的刺激,讓石彪直接投靠去了瓦剌,從而加大明朝的邊防壓力,朱見濟此時也不想大張旗鼓的把石亨辦了。
既然武將們請求好好查這個案子,給自己營造心理安慰,那他就順水推舟的拖時間,派人去大同控制住了石彪后,就可以“查明真相”,把叔侄兩個一塊送上西天了。
“太子所言極是!你們也別多嘴了,速速退下!”景泰帝點頭,贊同了兒子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