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人心不古
初七。
南易帶著南若玢在河邊散步,居然看到了一點新鮮事——冼耀東在埠頭上洗衣服。
嗯,新鮮的不是洗衣服,而是他身上穿著的那件衣服。
看著冼耀東身上的衣服,南易大笑著走到他邊上,“冼叔,大隊的社員們不認你這個大隊長了么,要你把高級褲都穿出來?”
“有什么好笑的,衣柜進老鼠了,把我好幾件衣服都給咬了。我只能把衣服理一理,都拿來洗一洗。都洗了沒衣服穿,不穿這身穿什么?!?br/>
冼耀東沒好氣的橫了南易一眼,手還在胸口的“日夲產(chǎn)”三個字上撓了撓。
南易繞著冼耀東轉(zhuǎn)了一圈,仔細打量他身上這一套只聽過、沒見過的高級褲,也叫干部褲。
早些年,還有順口溜——干部見干部,先比高級褲,前邊日夲產(chǎn),后邊是尿素,褲襠里“凈重25”。
這樣的順口溜很多,流傳的很廣,版本也眾多,基本大同小異。
這尿素褲,看似搞笑,其實背后藏著讓人辛酸的故事。
人造棉、的確良出現(xiàn)以前,國內(nèi)的布匹供應(yīng)那是相當?shù)木o張,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五六十年代可不是歌頌節(jié)約,而是一種無奈。
就算你有錢,你也根本買不到布匹,舊的穿破不補,那你就光著,想換新的沒門。
特別是北方,天兒冷,夏冬分明,要準備的衣服也就多,一開始布匹供應(yīng)還跟得上的時候,把布票一下子就造光了。
后來供應(yīng)跟不上,想買都買不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的存貨,爛的也就只剩一條模樣看起來像褲子的玩意。
就這玩意,估計還是很多條衣服褲子的爛布頭給拼起來的。
于是,一家子窮的只剩一條褲子,誰要出門誰穿,其他人就在炕上窩著的情況,也就在那個年代出現(xiàn)。
有一段時間,媒婆忽悠女方時,都用這樣一套臺詞,“我跟你說啊,我介紹的那個后生,家里六口人,每人都有褲子,補丁不超過仨。
你閨女要是嫁過去,他們家說了,給扯布做條新褲子?!?br/>
女方的娘一聽,眼睛篤定會發(fā)光,然后豎起兩根手指,“我閨女特賢惠,瞅瞅這大屁墩兒,會生養(yǎng)……我們要兩條?!?br/>
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和日夲的邦交正?;?,從日夲進口了有限的一批尿素,這批尿素被分發(fā)到全國各個地方。
地方上一看尿素袋,這袋子可真不得了,摸起來居然比他們身上衣服的料都不差。
這么著,尿素袋就成了小范圍內(nèi)流通的稀缺資源,進行著內(nèi)部“套購”,售價一個袋兒八毛,別嫌貴,一般人根本沒資格買。
于是,這才誕生了關(guān)于干部褲的順口溜。
南易沒想到冼耀東居然也有這么一套干部褲,按說這里背靠香塂,想搞點布也不是很難啊。
“冼叔,跟我說說,你這干部褲哪弄來的?”
南易一臉求知欲的看著冼耀東,期待著他的回答。
“弄什么弄啊,73年的時候,公社上表彰發(fā)的獎品,那年整個公社,咱們文昌圍的糧食產(chǎn)量排第一?!?br/>
“哦,這樣啊,我去給你拿套我的衣服,新的,跟你換身上這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