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此去江湖多煙波
二月十七早晨。
老天難得不下雨,陰沉沉的。
天地間水汽氤氳,連空氣都濕潤了,吸入肺里只覺黏黏潤潤,令人郁悶。
一大早,楚棠辭別許偉等人,跟隨方凱一行,踏上了前往桂郡郡城的旅程。
此次出行,方凱花了大手筆,給每人配了一匹駿馬。
楚棠也分得一匹白馬,高大神駿,四肢有力,馬身勻稱,好不神氣。
身為捕快,因為業(yè)務需要,楚棠會騎馬,騎術(shù)說不上多精湛,但勝在嫻熟穩(wěn)妥,奔馳起來也沒有什么問題。
不過石縣貧瘠,縣衙也養(yǎng)不起多少馬匹。
一匹馬,平時的吃嚼用度,都要花費不少;一旦跑起來,吃喝更甚,所費更多。
因此,郡衙的那幾匹馬,平時不是誰都可以騎上去溜達,要有緊急情況才能安排使用。
一年到頭,楚棠也騎不了幾次。
這次全程騎馬,算是一個新鮮經(jīng)歷。
青春年少,腰懸長刀,身騎白馬,迎著料峭的春風,楚棠內(nèi)心生起一股豪氣,很有江湖少年任俠氣概。
此去江湖,水長路遠,風波暗蕩,前途難料,但胯下有駿馬,兵器持在手,又怎不令人心緒飛揚,恨不得縱馬長驅(qū),大笑而去。
當然,念頭歸念頭,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
楚棠縱有千般豪情萬般俠氣,身為押送犯人的捕快,無法縱情馳騁,萬事小心,以看守犯人為主。
桂郡郡城在石縣北邊,中間隔著了一個平縣,大概有四百里的路程。
如果是一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馬跑累了到朝廷設置的驛站再換一匹,不停奔馳的話,有一個日夜的時間就能來回。
上次石縣抓捕到李三,派人去郡衙上報,以及方凱快奔到石縣處置,就是這樣來回的。
但是,這趟押解犯人,就無法縱馬狂奔了。
一個是因為人多,畢竟不是長期訓練過的人馬,動作無法統(tǒng)一,甚至有的騎術(shù)好一點,有的差一些。奔馳起來,搞不好有的人會掉隊,那就太危險了。
另外的原因則是要照顧犯人。
犯人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滿臉胡須,看上去粗獷莽氣。
不過此時的他被鎖了琵琶骨,手腳也被高品級的縛賊繩綁住,一臉衰敗,全身無力,無法動彈。
他也是單人單馬,只不過不是坐著,而是趴在馬背上,還被人用繩子連人帶馬綁了一圈。
前面一騎則用長繩拉著犯人的那匹馬,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前行。
方凱說了,他們此行是先去平縣縣衙休整。而他也已經(jīng)遣人快馬去報郡衙,讓郡衙來人接應。屆時雙方人馬就在平縣縣衙匯合,再一同前往郡衙。
可見方凱對這犯人極其重視,對此行也極其小心,生怕出個差錯。
在這一行人之中,也有一個楚棠的熟人——石縣捕快甲班班頭石志鋒。
開始啟程看到石志鋒時,楚棠頗為驚訝,因為此前并沒聽說他也要同行。
一問才清楚,方凱此次并沒有邀請同為三境武者的石志鋒,還是后者找到方凱,主動請纓,毛遂自薦,人家才把他收下的。
而石志鋒的目的很簡單,他沒有提加入郡衙的條件,而是希望能到郡衙府庫,觀摩一部四境功法。
方凱考慮一番,覺得石志鋒年紀還不算特別大,還有一點沖擊四境的希望,出于為桂郡捕快發(fā)展人才考慮,作主同意了這一要求。
畢竟這條件比楚棠的要簡單多,連高的要求都同意了,更低的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隨著石志鋒的加入,參與押送的捕快,達到了九人之多。
方凱和他原有的四個手下,加上白縣加入進來的兩個捕快,以及石縣的楚棠和石志鋒,正好九人。
全是三境以上的武者。
其中,徐志峰是四境修為,其他人除楚棠外,全是三境修為。
如果再把楚棠這個扮豬吃老虎的四境算進去,那就是兩個四境武者加七個三境武者。
這等力量,放在江湖也是一方不大不小的勢力了,縱橫一郡之地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明面上這些人是一個四境武者帶著八個三境武者,連方凱都沒看出來楚棠的真實修為。
因此,方凱依然表現(xiàn)得小心翼翼,生怕出什么意外狀況。
一行人,他分為兩列,前面四人,后面四人,他居中看守旁邊的犯人。
為了安全,他們不抄小道,全走官道,也不連夜趕路,打算到了傍晚就進駐最近的驛所,休整一晚才繼續(xù)上路。
加上只是騎馬慢走,按照計算,至少要兩個日夜才能抵達平縣縣城,然后還要兩三日才能抵達郡城,不能不說確實有點慢。
楚棠與石志鋒兩人并列跟在隊伍的最后面。
他們前面的兩人正是白縣捕快,一個叫伍藝,一個叫徐楓。
兩人都是三十歲左右年紀,年富力強,精神飽滿,還有上升空間,所以不惜冒險加入護送隊伍,從而達到從縣衙跳到郡衙的目的。
大家只是在方凱介紹時寒暄過幾句,倒也沒有深交。
此行之中,楚棠唯一熟悉的也就是石志鋒,能信任的也只有他。
經(jīng)過縣衙大牢被劫一事,見識過楚棠三境的武藝之后,石志鋒現(xiàn)在對楚棠改觀許多,不再是一見面就冷嘲熱諷,也不再認為對方是走后門憑關(guān)系才當上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