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還是通過知情人士的簡述,郝知大概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男孩叫劉浩,十八歲。
劉浩小時很調(diào)皮搗蛋,學習也不好,所以早早的輟學,之后就步入社會打工,生前在一個工地上打工。
劉浩的父母怎么樣,郝知不清楚,不過聽鄰居的意思,不是什么老實人,兩口子有許多陋習,其中一個是出入賭博的場所,另一個是因為一些小事吵架,嚴重時還會動手。
劉浩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環(huán)境下長大的。
不過劉浩這個人,性格皮了點兒,但人不壞,還是很有禮貌的。
只是誰能想到,一個月前,劉浩意外在工地上死亡,據(jù)說是從塔吊上摔下來,當場就沒氣了。
這是一件悲傷的事。
但讓人無語的是,劉浩的父母以及一些親戚,不是那么在乎劉浩的死,反而是在乎劉浩的死能讓工地上賠償多少錢。
最后談妥,陪了一大筆錢。
當鄰居的不知道賠了多少,但至少一百萬以上,這不兩口子立馬拿這錢買了車,在城里買了樓房,昨天搬家時開著的車就是新買的。
那兩口子穿的新衣服,很洋氣,臉上露著喜悅,逢人就是打招呼,哪有半點死了兒子的傷心難過呢。
這些事,許多鄰居都知道,挺看不下去的,兒子死了,拿賠償金霍霍,太不是東西了,但看不下去有什么辦法,只能說劉浩這孩子命不好。
這時,隨著老人的這么一提,再看看這熊熊烈火,主要是太詭異,水撲不滅,而且不會燒到左鄰右舍,許多人也在想,不會真的是那娃回來了吧?
有時不得不說一些老一輩人物,那一輩子不是白活的,講的還真準。
郝知小小的乍舌,現(xiàn)在他和看門老人屬于隱身狀態(tài),這個叫劉浩的男孩也一樣,那個老人能猜到,真是不易了。
那劉浩為什么燒自家房子。
這個問題,其實現(xiàn)在顯而易見,郝知認為是劉浩生氣了,身為兒子,在工地上死了,當父母的不難過,還拿著賠償金到處霍霍,能死的瞑目么?
不過相比于郝知,其余人只是猜測劉浩回來了,又不是親眼見到。
所以有人也在假設(shè)的問了:“那怎么燒自家房子?”
這個誰知道呢?
郝知在劉浩身邊都不清楚,何況是這些人呢。
不過老一輩人見識多,那老人猜測道:“閉不上眼啊,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聽說這兩口子拿了錢,直接讓工地上的人把那娃就地埋了,尸體都沒帶回來?!?br/> 這個傳聞,許多人也都聽過,或者說就是互相傳呢,那為什么會這么說?
原因在于自劉浩死后,這兩口子都沒搭過靈堂,沒穿過白色的殮服,只看到拿到錢后的得瑟,成天笑嘻嘻的樣子。
聽到這個事,郝知看了劉浩一眼,如果這是真的,那當父母的太過分了,兒子死在外邊,去了一趟竟然只是為了賠償金,尸體都沒帶回來。
現(xiàn)在,郝知忽然有點兒明白劉浩的行為。
劉浩的八成是這樣想的,既然自己死都得不到妥善,那當父母的也別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