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雜的線索全都沖入腦海之中。
張老爺是誰?
魏元諶目光變幻,這張老爺?shù)纳矸萑绱私咏罢渲榇蟊I”,一切真的是巧合?還是有人在暗中安排。
魏元諶立即看向初九:“讓暗衛(wèi)送消息給二叔,讓他查一查這個張老爺?!?br/> 初九應(yīng)了一聲立即轉(zhuǎn)身去安排。
魏元諶相信孫先生的醫(yī)術(shù),當年的“珍珠大盜”中了毒箭,必死無疑。
那么出現(xiàn)在林太夫人莊子上的人是誰?他為何假冒“珍珠大盜”?
魏元諶的目光落在那支袖箭上。
袖箭攜帶方便,常常綁縛在手臂上,何故偷襲了韓知府之后,會掉落在樹上?
除非有人故意留下。
一樁案子里,有格外類似兇器的東西出現(xiàn),通常都是用來以假亂真,讓人以為這就是真正的兇器,而真正的兇器早就被帶走了。
一支袖箭而已,何必這樣大費周章?
魏元諶站起身,他要再去林太夫人莊子上看一看。
林太夫人莊子一直被衙差把守,案子沒有查清之前誰也不能任意在莊子中走動,魏元諶一路去往發(fā)現(xiàn)袖箭的榆樹下。
初九半晌才氣喘吁吁的跟上來。
“三爺,您在找些什么?”三爺騎術(shù)了得,他吩咐完暗衛(wèi)一路追趕,小心臟都快要跑出來了。
望山跑死馬。
三爺就是他面前那座山,而他的馬腿已經(jīng)要斷了。
魏元諶沒有說話,整個人站在斑駁的樹影下,看向屋子中。
“珍珠大盜”應(yīng)該不知道當年偷襲他的人是誰,否則這樣的江湖游俠向來快意恩仇,定然早就下手報復(fù)。
那么七年時間一直按兵不動是在等待時機破案嗎?
借著這次太原府案子終于查清了七年前的往事,于是“珍珠大盜”在暗中向韓知府動手,這樣推論袖箭、字條都該是臨時準備的,要做這些事,必然要在莊子上停留一段時間。
那么,從韓知府暴露到被襲,“珍珠大盜”都該一直藏身在韓知府不遠處。
偷襲韓知府之后,珍珠大盜留下小竹筒,幫府衙揭穿韓知府的罪行,光是留竹筒之事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這竹筒不能落在韓知府手中,要必須安全遞交給審問韓知府的人才行,珍珠大盜怎么能斷定馮安平與韓知府不是同黨?
除此之外,韓知府遇襲后,吩咐崔家、顧家護衛(wèi)和隨從四處搜查卻一直沒有結(jié)果,如果說那時候珍珠大盜已經(jīng)逃離了,那么就算有了合理的解釋。
事實上卻不是如此,珍珠大盜要將小竹筒妥善送到馮安平手中。
也就是說,直到馮安平拿到竹筒,珍珠大盜肯定在這莊子上沒有離開,那么珍珠大盜到底藏匿在哪里才能不被發(fā)現(xiàn)?
魏元諶眼前豁然開朗,仿佛已經(jīng)撥開了一層厚厚的云霧,他知道韓知府遇襲后,吩咐暗衛(wèi)查找珍珠大盜的蹤跡,暗衛(wèi)一無所獲,他相信自己的暗衛(wèi),真的有珍珠大盜,他們會查到蛛絲馬跡。
之所以查不到,不是因為珍珠大盜有什么上天入地的本事,而是他們都被誤導(dǎo)了,他們以為珍珠大盜是那身手敏捷的江湖游俠,是陸慎之畫的那張畫像。
其實當年的珍珠大盜已經(jīng)死了。
襲擊韓鈺的珍珠大盜早就不是原來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