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蜷縮在街角的災民聽到隆隆的爆炸聲,抬頭看向遠處,遠處火光沖天,但他們沒有絲毫驚慌,一臉的麻木。對他們來說,即使天崩地陷都已經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想著能找到東西填一下肚子,只想著還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他們原來都是勤勞質樸的農民,他們招誰惹誰了?老天為什么要這樣對待他們?河南可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這里曾經一度是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中心,全世界華人姓氏中的相當多部分都是河南分支?墒屈S河決口了,這個責任應該誰來負?炸黃河的那些官兵嗎?還是作出決定的人?這責任假如這樣追究法,人人都會有反駁的理由。實在是沒有辦法呀!假如不決黃河阻擋日軍,中國是會亡國的呀!參與這件事的人一定到死都會生活在陰影中,他們背負著沉重的歷史負擔,這負擔會把他們的身心壓垮。
張昊沒有絲毫責怪炸黃河的人的意思,也沒有責怪下決定的人,張昊是從現代穿過去的特種兵,他比一般人理智。他把仇恨全都指向了小日本,因為沒有小日本的侵略,這種災難絕對可以避免。小日本在中國直接導致了幾千萬人的死亡,這個仇怎么也報不過來,除非把全日本大和民族的人全都殺了。
災民的最大悲哀之處在于,瀕死都不知道真相!他們只能用死亡來接受老天強加給他們的災禍。
隆隆的爆炸聲響了足有半小時,接著是密集的槍聲,再接著是四面八方的吶喊聲。
太陽出來時,全城恢復了死一樣的寂靜,街上新增了大量餓死的災民。
一營營長趙大志手提沖鋒槍站船上向不遠處在水面上掙扎著的日軍掃射,子彈擊中日軍身體,一股股鮮血從混濁的水中泛起來,推船前進的戰(zhàn)士們用刺刀捅刺半死不活的日本鬼子。
中午時分,一營全體回到太康城中。
一營營長趙大志向獨立團團部報告太康城中情況。
張昊在團部接到趙大志的電報后,仔細看著,一個大隊日軍一千多人被全休消滅,一個活口沒有留,繳獲三八大蓋和相關武器有很多。城里災民生活極端困難,餓死災民尸體成堆。
張昊把電報遞李康時副團長,小聲說:“立即與周口政府聯系,天黑前,務必把第一批救災糧食運進太康城!
張昊對董壯飛參謀長大聲說:“命令一營全體把糧食留給災民,連夜返回!
張昊的這種舉措對廣大河南災民來說,是杯水車薪,但他只能做這么多。張昊的救災行動,讓原本可能會死的大量災民由此活了下來,至少比過去多活下來幾十萬。
張昊好想能再多為災民做些事情,但這天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李宗仁的電報拍來了,說是潢川十萬火急,請張昊部火速趕往潢川,在潢川東側阻擊日軍進犯,掩護長官司令部撤離。
潢川失守還得了?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部從徐州撤出后,就把長官司令部放在了潢川,第五戰(zhàn)區(qū)大軍在蘭封會戰(zhàn)結束后,為阻擊日軍南犯,為貫徹最高當局關于外線作戰(zhàn),盡量遲滯日軍進攻的方針,把主力全都撤往了大別山區(qū),和長江北岸,22集團軍部署在了現在的宿州方向,潢川長官司令部沒有重兵拱衛(wèi)。
張昊對戰(zhàn)區(qū)各軍具體部署情況雖然不甚明了,但總體方向還是有數的。
張昊看著電報,心急如焚。
因為穿越事件,日軍在各個方向發(fā)動進攻的時間可能與歷史有所不同了。
張昊即使研究過武漢保衛(wèi)戰(zhàn),但也因為戰(zhàn)區(qū)范圍大,涉及軍隊多,從而不再記得細節(jié)。
由此,張昊也堅定了信念,他一定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熱血抗戰(zhàn),在局部改變歷史,讓小日本吃張昊的苦頭。
委座的辦公地雖然早就搬往了重慶,但國民政府的主要機關,大量從東側搬到武漢的廠礦企業(yè),和支援前線打仗的物資,數不清的從全國各地匯聚武漢的人員,都來不及撤離的呀!
張昊拿著電報,眺望穎河北方,淚水迷蒙住雙眼,小聲說:“老鄉(xiāng)們,對不起,我張昊是軍人,必須服從命令,日軍正妄圖攻占武漢,第五戰(zhàn)區(qū)長官司令部危在旦夕,我不得不走了,你們放心,我到長官部去后,一定會與長官們好好講一講這里的災難,讓他們在力所能及情況下,向你們伸出援助之手!
面對日軍的槍林彈雨,連眼睛都不眨一眨的張昊,卻是一路流著眼淚離開的周口。鐵血男兒對老百姓也擁有著俠骨柔腸,黃河之災只能拋在身后,因為新的災難又會因為日軍的侵略而在其他地區(qū)產生。
張昊下定決心,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
張昊清楚,從來都沒有救世主,一切都必須靠流血犧牲,阻止新的災難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