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道:“施主見識不無道理,可見人生閱歷豐富,也是生活感悟所想?!?br/> 馬夫道:“話說的多了,自然知道如何說話,說好話;路走的多么了,自然知道怎么走,走捷徑。人生閱歷,生活感悟談不上,全是一點(diǎn)經(jīng)驗(yàn)罷了。”
李繼坦言道:“難得,卻也不易。即是經(jīng)驗(yàn),也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積攢。哪能一上來,不經(jīng)過歷練,就談什么經(jīng)驗(yàn)?zāi)??!?br/> 許馬夫笑道:“如此說,師父分析的也不無道理?!?br/> 稍停了一下,他又道:“今日能路遇師父,又能聽師父答疑解惑,是不是稱得上緣分?我也不懂,能否應(yīng)了佛家所謂的‘緣分’二字?”
李繼看了馬夫一眼,有些疑惑的表情,鄭重道:“稱得上,能應(yīng)了,皆是緣分,無需質(zhì)疑?!?br/> 許馬夫順著話頭,忙問道:“想是夢師父出家,也是與佛有緣?”
李繼干脆道:“不假,入寺皈依佛門,亦是佛緣?!?br/> 馬夫道:“如何得見?”
李繼道:“不瞞施主說,我乃是在夢中結(jié)緣,又遇信徒指引。后隨信徒入了寺,得見佛主金身,心中有佛,就留了下來,不愿離開?!?br/> 許馬夫聽完,瞪大眼睛,驚訝道:“夢中結(jié)緣?何為夢中結(jié)緣?”
李繼解釋道:“此乃天機(jī),不便與施主說起。阿彌陀佛,罪過,罪過?!?br/> 馬夫略顯尷尬,忽話鋒一轉(zhuǎn),道:“聽師父一席話,足見修行高深莫測,不像修行五載之景。敢問夢師父可真是入寺五載?”
李繼道:“俱是真的,出家人不打誑語?!?br/> 馬夫又道:“緣何今日得下山來?”
李繼嘆息道:“說來話長,是時(shí)候該下山了?!?br/> 馬夫?qū)Υ怂坪跻灿行┻z憾,說道:“憑師父智慧,如若修行多年,定可成為德高望重,參悟智慧的得道高僧,開宗立派也說不好。只可惜……”
李繼也不多言,說道:“一切皆有定數(shù)。因果循環(huán)乃是自然定律。不必多慮?!?br/> 許馬夫也道:“不瞞師父講,我乃一介莽夫,趕著馬車在這路上行夠多年,整日靠拉運(yùn)石頭為生。卻愛與人方便,能捎上一程絕不推辭,或大或小,也是出一份力。來回遇著形形色色的人,多不勝數(shù),遇著的去山上出家的也不少。也是各種原因的都有。師父‘夢中結(jié)緣’卻是頭一次聽說。修行得道,下山來的也是碰到的第一個(gè)。說來奇怪,不知為何,這上山的人多的,下山的卻少之又少,夢師父可知之?”
李繼連忙道:“聽許施主說,原來也是樂善好助,多行善舉之輩,實(shí)乃大幸事。至于上山的人多,下山的人少,小僧卻也不能深知,或許時(shí)機(jī)不到?!?br/> 馬夫聽完,也是半信半疑,卻也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許馬夫繼續(xù)趕車,李繼也望著遠(yuǎn)處,二人又說了一些別的話題。白馬走的急,二人也是說說停停。
不覺下午時(shí)分,回到了北山城。
進(jìn)了城,城里仍舊人滿為患,熱鬧不已。李繼別了許馬夫,就往家的方向趕。
一路上又是熟悉的模樣,似乎一切未變。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店鋪,熟悉的攤位,熟悉的吆喝聲。來往的男女老少,氣氛活躍的熱鬧勁,無不增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