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地月色下,一道人影正扛著一個巨大的皮筏艇,在陡峭嶙峋的山路上疾馳著!
身后跟著氣喘吁吁的張檬和胖子二人。
“我說……”
“boss……”
“你能不能慢一點(diǎn)跑,身后也沒人追咱們??!”
“你說……”
“我們這也不算偷……讀書人……讀書人的事,那能叫偷嗎,那叫……那叫發(fā)揮閑置利用價值!”
“是不?”
胖子一邊在后面撒腿猛追。
一邊氣喘吁吁地大聲吼道。
“……”
“你快別說話了!”
張檬眨眼之間就超過了胖子,咬著牙繼續(xù)朝著吳天追了上去。
“瞅你那氣喘吁吁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過去了!”
“保存體力!”
胖子:……
“話說,吳天!”
“咱這是要去哪啊?”
張檬雖然身體素質(zhì)還行。
但也架不住吳天這個個跑法,只能對著前方不停奔跑的吳天焦急地問道。
“再這么跑下去,一會船還沒下水,我們就都不行了!”
“還怎么劃船?”
“……”
“找個就近的水源吧!”
略一沉吟,吳天皺著眉低聲說道。
“先讓皮筏艇下水,然后再看看能不能順流而下,深入舴艋溪的腹地吧!”
“這里水系密集,咱們有沒有頭緒。”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是啊……”
張檬上氣不接下氣地喊道。
“之前我們不是得到了一首線索詩嗎,這首詩里肯定有關(guān)于桃花源的線索!”
“……”
“嗯?”
“對??!”
吳天一愣。
隨后停下了腳步,轉(zhuǎn)身對著氣喘粗粗的張檬問道。
“這首詩你破解出來了?”
“嗯……”
張檬喘了口氣。
“我一直在想著這首詩,現(xiàn)在好像有點(diǎn)頭緒了,我先說說我的猜測吧?!?br/>
“你說說吧?!?br/>
吳天將皮筏艇放了下來。
有些期待地看向了張檬。
“這第一句:預(yù)見桃花何處源,應(yīng)該沒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只不過是在提醒我們這首詩就是線索而已?!?br/>
張檬皺著眉分析道。
“而第二句詩:橫笛偏吹行路難!”
“乍一看,這句詩的意思是,路途多磨難,人們普遍輕易不會實(shí)現(xiàn)自己心中的目標(biāo)。”
“但如果逐字地分析的話……”
張檬咬了咬指甲。
“橫笛、偏吹、行路難,這三個意向都能單獨(dú)來看!”
“橫笛是一根圓柱體,很有可能對應(yīng)到山的形狀!”
“偏吹!”
“一般人吹笛子的動作,笛子應(yīng)該是橫著的,而這個偏,則說明笛子豎著了!”
“所謂橫笛偏吹!”
“也就是……”
張檬的雙眼越說越亮。
“正好對應(yīng)了圓柱體豎直的山地形狀!”
“……”
吳天咧了咧嘴。
“你的腦洞好大啊,這句詩也能這么理解?”
“當(dāng)然了!”
張萌繼續(xù)說道。
“最后一個!”
“行路難,出自于李白的的詩《行路難三首》,里面有一句是這么說的‘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所以!”
“結(jié)合這三個意向疊加,我猜測?!?br/>
“最接近桃花源的溪流入口應(yīng)該在一個圓柱體山邊的幽潭中!”
“只要我們找到這樣一個地方,那桃花源就不遠(yuǎn)了!”
張檬斬釘截鐵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