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慶良如今還在北方葫蘆島那邊的部隊里待著,娶的妻子是部隊所在地的當地人,名叫藍婉華。
雖然藍婉華不是部隊的軍醫(yī),可是當地的軍區(qū)醫(yī)院里的一名婦科大夫,兩人也是在培訓的時候相遇相識相知的,后來沒多久就建立革命友誼,也帶回來跟父母見了一次,就直接領證結婚了,而且兩人今年才剛生了一個大胖兒子。
不過由于工作問題,而且娘家就在身邊,所以溫婉華倒沒有選擇回文家莊生孩子、做月子。
本來溫婉華還打算麻煩娘家媽幫忙她坐月子帶孩子的,可是又擔心自己親媽走不開(那個時候是春種的季節(jié)),糧食對于農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的存在,也是大家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
而且現(xiàn)在還是人民公社化的時期,估計藍婉華親媽想要幫她做月子,也不能請?zhí)嗵斓募倌亍?br/> 開明的文三奶奶自然也是不介意兒媳婦在哪里生孩子做月子的啦,可是也沒有袖手旁觀,在知道溫婉華親媽不能給她做月子的時候,就立馬發(fā)電報過去說她去給做月子,看著差不多時間就自己收拾行李去幫忙了。
說起來,也別看文慶良的媽媽都已經當奶奶了,其實人也才四十歲而已,可精神著呢。
有個做村長的大伯在,再有是村醫(yī)生的丈夫在,請假去給兒媳婦坐月子村里也沒人敢反對,而且文家莊的人出了名團結,知道張大妹(文慶良親媽)是去做正事,自然就很順利的請好假也拿到了介紹信。
膽子大得很的張大妹估摸著兒媳婦快要生產的日子,她就提前幾天出發(fā)去東北遼寧那邊去了。
張大妹心大,可是文木材不笨啊,也擔心妻子一個人出門不安全啊,而且也想親自看看大孫子的他啊,也偷偷的請了假,再三強調自己會趕緊趕回來也交代好自己收的徒弟,額,也就是文落櫻的大哥聞啟程怎么處理一些小病小痛,也就收拾包袱匆匆踏上火車往東北遼寧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