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城外不遠(yuǎn)處的地方,圍滿了人。
小山坡上只有零星幾顆老樹,小山頂上還有一塊巨大的碑石,上面可是刻著密密麻麻的人名,山坡周圍有許多小墓地。
有許多死了親人的家屬,也有普通的老百姓,以及大量士兵。幾乎半個縣的人都來了。
目送著大量的骨灰,被戰(zhàn)士們雙手捧著進(jìn)入紀(jì)念碑里,按照序列下葬,并有專門的工匠將他們的名字刻進(jìn)石碑上。
許多百姓披桑戴麻,跪在那里哭泣,“嗚嗚”的哭泣聲依舊讓人難以釋懷,氣氛也是感染了此地。
頓時給所有人臉上也布了一層哀傷,許多老百姓是愛管閑事才過來這里。但他們也是有感情的,瞧著親人陰陽兩隔的畫面,多少感同身受。
《韓待外傳》:“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精氣歸于天,肉歸于地?!薄抖Y運(yùn)》也說:“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
古人認(rèn)為人死后形體埋人地下,脫離形體的靈魂才可以歸于天。
土葬與鬼魂觀念有密切聯(lián)系,從舊石器時代一直到現(xiàn)代。人們在埋葬死者時,都要為之隨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種用具二食物、裝飾品等。目的是讓死者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更好
“棺槨必重,衣食必多,文繡必繁,丘隴必巨”這是富裕人家的葬禮。
但戰(zhàn)爭年代,不管是大清還是之前的朝代,亦或是近現(xiàn)代??蓻]有哪個軍隊(duì)在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將士兵尸體帶回來的慣例。
最多也就是登記一下,何人陣亡,然后回去之后,只是給你家人告訴一聲,你已經(jīng)陣亡了。
至于尸體,幾乎沒有可能給你帶回來。能給你埋葬不至于拋尸露骨,就算不錯的待遇了。甚至給予你家人撫恤金都會被軍中官爺吞掉,你的死亡沒有任何存在意義。
而那些所謂的“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只有大將軍才有待遇。一般無名小輩,就連百夫長,千夫長照樣被人丟掉到戰(zhàn)場上。
鄭軒看著一個個陶樽被埋到地里,也是有一些悲涼。但已經(jīng)是最好的結(jié)局了,至少骨灰是帶了回來,不會成為野獸的食物。
而他們家眷也應(yīng)該不會抱怨什么,畢竟比起拋尸荒野,火葬以及將名字刻進(jìn)紀(jì)念碑中,供人瞻仰,已經(jīng)是莫大幸運(yùn)了。要是在大清,你想祭拜,都沒地方可去,因?yàn)椴恢浪麄兪w在哪里。
“唉,許多弟兄連尸體也找不到,我們讓他們寒心了。”孫無良嘆了一口氣說道,多少有些硬漢哀傷。
鄭軒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只好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揉捏一下。
孫無良依舊自顧自的說道:“還有許多已經(jīng)找到了,可人都被海水泡爛了。樣子看不清,連名字也不知道。其他的最多也就扯出一個頭顱,手臂帶回來,算是人回來了。”
“這里還有許多人是沒有名字的,”王中正也開口說道,“許多人被鐵球撕得碎裂,根本無法辨認(rèn),就只能讓下面的人統(tǒng)計(jì)一番?!?br/> 幾人就看著一個個士兵骨灰埋進(jìn)坑中,然后蓋上土,搭建一塊小石碑。多少有些悲涼
“我有一個想法,要是全軍都制作狗牌,把名字都刻上去。日后打掃戰(zhàn)場,也好知道他們的名字,不讓他們默默無名,甚至成為孤魂野鬼?!编嵻幪嶙h說道。
“此法甚妙,可不能讓將士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最后連尸體都不知道是誰的,還要花名冊查找,真是可悲?!碧撇匦÷暤馈?br/> “唐三藏兄,你要不要念一些經(jīng)文超度英靈?”王中正瞧著他,不像是打趣,接著又道:“首長給他們誦經(jīng),可讓他們在下面過的舒服一些,閻羅王也不敢欺負(fù)他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