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她睡得不好,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回旋著有關于他的畫面,想著兩人之間的關系。
對一個人心動總會有點預兆吧,自己什么時候對他產生了好感?
是在診室門口兩人第一次打照面時嗎?
她承認寧珂長得很好看。深眼窩,高鼻梁,他的俊朗帶著一股淡淡的異域風情。她甚至覺得,把寧珂丟進男模圈子,他這要身高有身高,要長相有長相,走t臺也絕對會迷倒臺下眾人。
宋惟諾覺得自己應該沒有這么膚淺,畢竟自己也是見過真正的歐美男模的。
她欣賞他的才華,僅通過一次演講,就對他研究的話題產生了興趣,有默默關注他的動向,購買他寫的書。在苘山市遇到他純屬意外,從遇到他第一面起,兩人又因為各種原因相見。
她不排斥他,甚至想要靠近他,這種感覺從未有過。他給她的,是安心、可靠、穩(wěn)定;他看向她時,眼里是包容、溫和,許給她一片深情的海洋。
宋惟諾不認為自己的條件會比他的前妻尹珂高出許多,最起碼從年齡這塊看就已經是硬傷了。
他的粉絲曾發(fā)揮“通天”的本領,搜索并曬出了許多兩人共同參與的大會照片。那是在哪一場會議中,他注意到了自己呢?讓他在看到自己的第一眼,就認出了她,叫她阿諾老師。
宋惟諾拿起手機,撥出那串剛印進腦海里的號碼。
*
寧珂趕去簽收的,是三附院收到的第一批社會捐贈物資,來自幾位愛國企業(yè)家,他們捐贈了一批從海外進口的醫(yī)療器械和醫(yī)護用具。
這種及時的雪中送炭式捐助,讓他連日來心頭的重壓減輕了不少。
疫情期,病人的增多,讓醫(yī)療器械的用量像流水一樣快速削減。要求醫(yī)院倉庫的管理員從一天一匯報,到半天一匯報,最后到一小時一匯報庫存,避免出現(xiàn)藥品和器械的空白。
物資捐贈到醫(yī)院,寧珂親自去接車、卸貨,代表全院對社會愛心人士表示感謝和感激。他將碩大的紙箱卸到倉庫的地板上,摸著箱子側面人工貼上去的中文使用說明標簽,內心只余感動。
他知道,官方渠道無法及時調配的物資,民間大眾會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來填補。有第一批捐贈,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源源不斷。大家的愛心會連成一片海,一片能夠溫暖人心又無所畏懼的海。
使用說明書是英文,經志愿者幫助整理出了譯文,每張說明標簽的下方都備注著校審人員的名字——洛依老師、子衿老師、阿諾老師。
他的目光停留在第三個箱子上的【校審:阿諾老師】。
想到她這幾日對自己有些冷淡,大多數(shù)時間都待在書房對著電腦,原來是在參與志愿服務,無償?shù)剡M行翻譯校對。
在他的認知里,宋惟諾是國內口譯圈子里為人低調、口碑很好的一位資深譯員。他沒想過一位資深的專業(yè)譯員,竟會自愿放低身份,像個普通人一樣默默地做事,不求等價回報。最起碼,他不會。
寧珂抬手觸摸標簽上的鉛字,心里突然涌出一股難以言表的情緒,暖和又柔軟。
呵,這就是他女人。
前腳送走了運貨車,寧珂立刻趕往1號會議室開小會。
偌大的房間只亮了第一盞燈,屋里坐著三個男人,相互之間隔了極遠的距離,所坐的位置剛好構成一個三角。
寧珂低頭按掉來電,伸手請對面的傳染病科主任安東海繼續(xù)說:“安主任,您剛才說到病人的復診情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