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起帶到大殿躲在廊柱后面的公孫鞅聽到邊子白的話真想笑出聲來。邊子白的記憶力,恐怕只有他領教過。老師王詡一院子的書,在邊子白翻過一遍之后,基本上就能背下七七八八。
一篇上千字的文章,這家伙竟然說要學半個月。
這話衛(wèi)國的群臣倒是相信了,符合聰明人的標簽。日識百字,絕對是一等一的聰明人了??烧l能料到,邊子白還能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并非真的一目十行,過目不忘,而是誦詠之后,一篇文章基本就能記住。對于這項技能,邊子白歸結(jié)于是穿越福利。
但是一日百字的識字速度,確實驚住了衛(wèi)公。
動容之下,姬頹感慨道:“愛卿大才?!?br/> 想起自己小時候啟蒙,拿著一本《尚書》開始傻成狗一樣的求學生涯,將心比心,恐怕其他貴族的啟蒙生涯都不怎么美好。
《尚書》,三皇五帝的仁政。
《周禮》,國家貴族的規(guī)范。
《禮儀》,各種貴族需要遵守的制度。
……
一個貴族,想要啟蒙結(jié)束,這幾本書基本上都是必讀科目??稍捳f回來,這幾本書上下不連貫,很多地方用詞晦澀,用字生僻,不少字這輩子都恐怕用不上,卻放在了啟蒙讀物之中,足可見戰(zhàn)國的小學生有多么不容易了。導致的直接問題就是,啟蒙教育需要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時間。戰(zhàn)國的小學生紛紛表示,中文太難,求放棄。
所以,在姬頹的記憶里,就算是貴族,頂級貴族,總會有不少幼童因為無法過啟蒙這一關(guān),被生生的擋在了知識的大門之外。
而邊子白帶來的《千字文》卻給他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或許,幼童的啟蒙并非想象的那么難。
姬頹有種夢想觸手可及的興奮,這輩子攻城略地,開疆擴土是沒希望了,可是完成文教大業(yè),一樣會讓人傳頌千年,“常人入學啟蒙非十年之功不可。愛卿是否有解決之道?!?br/> “此事易爾?!边呑影渍娴氖切睦镉械讱?,后世有太多的經(jīng)典啟蒙讀物可以用,《百家姓》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選擇常用的字編輯成書籍,不僅可以讓啟蒙學子通曉古今,還能經(jīng)常在平日里用到。”
“說的輕巧,誰不知道通曉古今的好處,可這是飽學之士都很難做到的事情,你一個黃口小兒,大言不慚,豈不知朝堂之上律法森嚴?”大宗伯南豐吹胡子瞪眼,他對邊子白的印象跌入谷底。早上馬車避道是一樁;他兒子被邊子白羞辱,在城內(nèi)傳的沸沸揚揚也是一樁??傊?,不管邊子白對衛(wèi)公來說有多對胃口,南氏還是要反對。
畢竟,南氏不用擔心衛(wèi)公會因為幾句發(fā)對,家族會被衛(wèi)公針對。
可邊子白卻隨意道:“這有何難?”
說著,站著在大殿之中走了幾步,這也不算僭越,“可以編輯一本書,專門介紹姓氏的書籍,一來可以讓學習者對自己家族氏族的來歷有所了解。二來,能夠通過對方的姓氏獲得對方的來歷。加上《千字文》作為基礎,然后熟讀《詩經(jīng)》就可以完成啟蒙了?!?br/> 這倒是挺符合后世的教育理念,小孩子入學之前,先從《唐詩三百首》開始背起,甭管有用沒用,背了再說,總沒有壞處。
“姓氏?”子思若有所思,這是一個浩瀚的工程。說是浩瀚,主要是因為很多姓氏都很神秘,甚至缺少文字的記錄。
這會給編輯書籍的人帶來很大的困難。而通過典籍的查找更加困難,周王室、各個諸侯國的府庫之內(nèi)倒是有大量的書籍。
這些書籍涉及人名、姓氏的少之又少。用蛛絲馬跡來形容也不為過。編輯一部浩瀚巨著,卻用探案的手段去尋找,著述的人會吐血的??!
邊子白卻自信地站到了南豐的面前,后者歪著腦袋,表示不對付,“就比如說南氏?!?br/> “南氏的來歷就不用你操心了?!贝笞诓县S冷哼道,什么時候一個毛頭小子有資格談論南氏了?
這也就是在大殿之上,要是在宮外,南豐一個眼神就會讓邊子白知道,做人低調(diào)的重要性。
邊子白卻并沒打算要放過他的意思,對于南氏他真的知道不少,消息的來源有很多,幫助最大的無疑是公孫鞅。他求學之初就是在戚邑的公學之中學習,可以說對南氏的來歷了如指掌。試想一下,戚邑的公學就是南氏所辦,所有的費用也是南氏承擔?;ㄥX不落好,也不是南氏的風格。所以在南氏公學之中,外來的學子就會被灌輸南氏如何高貴,如何有德的教育。
有的人屈服了,有的人厭惡。
但好處是,南氏的公學在褒貶不一的風評之中繼續(xù)擴大。
“這么說吧,大宗伯南豐大人是來自于戚邑的南氏。可大家誰知道南氏的祖先是誰?是誰開創(chuàng)了南氏這一宗?”邊子白的話很平和,并沒有爭分相對要和南豐過不去的樣子。
南豐想了想,南氏對他來說太熟悉了,他本人就是南氏現(xiàn)任的族長??赏馊四兀?br/> 有誰知道?
大夫木璃笑道:“誰不知道南氏是靈公之子,公子郢一脈傳人?!?br/> “那么公子郢貴姓?”邊子白緊追著問。
大夫木璃朗聲道:“小子無禮,自然是姓姬,乃文王一脈?!?br/> “那么為何氏南?”邊子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