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時光包圍,不是鉆進了時光里不可自拔;我們被快樂填滿,不是憂傷已去選擇淡忘;我們匆匆忙忙的活著,不是來不及告之我愛你。只因,那年,陽光很好,歲月悠然,你我同在一片時光里,同一份快樂里……
八十年代,在湖北十堰市鄖縣的一個小鎮(zhèn)上,祝悠然住在一處農村大院里,祝家?guī)讘襞c寧家?guī)讘簦B著有七八戶,院里的人常常是伴著中院里寧爺爺鹵牛肉的香味入睡,又被鹵牛肉味的香味熏醒。
寧少恒的父母在縣里開了一家三合湯店,這些牛肉就是要送去店里用,晚上鹵的早上用,早上鹵的下午用。鹵牛肉除了配料,還需時間與耐心。寧爺爺在家里用大鍋燒柴火慢煮慢鹵,最好的拿去賣,剩下的牛筋,碎小片就分給他們這些小孩子當零食吃。他們離縣城就三公里的路程,早晨寧父寧母帶走一批熟牛肉,中午回來送新鮮牛肉順便帶走下午要用的牛肉及配料。
寧爺爺七十多歲,身體硬朗,說話幽默風趣,經常打趣院里的孩子們。廚房鍋里冒著熱氣與外面透進來的光線,照在他白白的頭發(fā)上,時刻微笑的臉上,像是一幅徐徐開幕的畫面,暖暖的,祥和的。生活對于他來說,簡單而知足,碰著炕干辣椒的時候也把孩子們哄過去,弄得他們個個嗆得不停咳嗽,歡聲笑語就這樣經常在院子里飄出。他眼里的孩子就是那些苦難歲月的洗禮,那稚嫩無邪的臉是給他最美的饋贈。
鄖縣三合湯起源于同治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一碗三合湯由上等紅薯粉絲,牛肉餡兒餃子,切工考究的鹵牛肉片組成,配上熬得白滾滾的骨頭湯與幾條煮熟透的白蘿卜,加點小蔥或香菜。喜歡酸辣的再加點油潑辣椒與香醋,其味鮮辣爽口,醇香綿軟,吸溜吸溜就是一大碗入肚。在鄖縣人的記憶里,三合湯就是他們生命的靈魂,因為少恒家的三合湯做的好吃,他又是最受寵的兒子,所以伙伴們給他起了一個外號:三合湯少爺,悠然也叫他三合湯哥哥。院子里就屬少恒家最富裕,各家各戶種的紅薯幾乎全部賣給他家做了紅薯粉絲,每天去他們店里吃三合湯的人爭搶排隊。
少恒的姐姐已出嫁,哥哥在十堰市汽車廠里做工人,妹妹寧少琴小她一歲,不想讀書就去父母店里幫忙,留下他成了院里的孩子王。祝悠然在讀學前班之前幾乎是在姐姐祝夢瑤與寧少恒的背上長大的,他們一放學就會帶著她和少恒的堂妹寧芯一起玩耍。山坡上、草堆里、河溝里……處處都留下他們歡快的背影。
悠然的父母是普通的農民,爺爺已去世,有位還算康健的奶奶,全家吃穿夠用,奶奶和姐姐教會了她很多山歌與新歌。在那秀美山水里,他們伴著清脆稚嫩的歌聲跟著蒲公英奔跑,踩著少恒做的滑板車游玩,牽著又高又長的風箏線……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陽光輕柔,風兒悠悠,溪水澹澹,生怕驚擾他們毫無雜念的純凈笑容。
夢瑤與悠然的名字是鎮(zhèn)上最德高望重的孫爺爺給起的,他是老郎中,開了一家診所,由兒子兒媳主診,縣城里的一些人也會去他們診所看病。一次夢瑤與少恒帶著悠然去孫家診所看病,孫爺爺的孫子孫博看見悠然兩顆掛滿淚珠的眼睛不屑一顧,說她是哭喪婆,隨后又往她手里塞了幾顆糖。孫爺爺在旁罵了句臭小子,以前可沒見過他這么殷勤。悠然被糖果轉移了視線,孫醫(yī)生瞬間就把針給打好了。